2021年5月19日 星期三

【專訪】台灣開悟傳達者 洪南州。


心室(識)解構 傳達者洪南州:走出觀念,還原本來

記者 孫曉霞  大陸新華社記者2013年來臺專訪 


以文字的方式,呈現心室(識)解構 及其傳達者洪南州,是一場冒險。

生命實相是超越文字的,甚至於此刻,對於尚未明白的寫作者而言,此篇文章的每一個字、每一層意思,都是被觀念制約捆綁後的反射動作而已。


生命中,既有觀念、經驗的載體—文字,怎麼能將人帶到一處其自身之外的風景?借用洪南州的話講,透過文字,傳達生命出口,對於一個見到實相的人而言,是無奈到不可說而說。而對於一個沒有抵達實相的人而言,寫此文、見此文,都是在用過去經驗解讀,結果一定走樣,效果一定偏離,距離真實明白相去甚遠〈那份真實明白,不會在過去的經驗解讀裡〉。因此,此篇文章的推出,實在是一次不得已而為之的冒險。

 

那麼,為什麼還要開始這趟文字冒險?洪南州比喻:當家人落水時,即使有危險,這份危險也不等於不做。加之,近年來 心室(識)解構 所傳達的內容,已經在臺灣、大陸一些參與者身上被證明,正因如此, 心室(識)解構 由文字、語言傳達所帶來的偏離或誤解,在某種程度上會被稀釋。

 

“文字由於存在著因人而異的解讀,最多只能幫大家聚焦到生命出口的方向。如果僅僅停留在語言、文字階段,理解 心室(識)解構 ,僅是意識飽暖。”在整個採訪過程中,洪南州都反復強調,希望讀者看到相關文字時,不要局限在文字的組合意裡,這會違背 心室(識)解構 受訪的初衷。

 

自1994年以來,洪南州在臺灣傳達 心室(識)解構 超過六千場次。每一次開辦新的聚焦班,洪南州都叮囑新參與者﹝心室(識)解構 稱來到這裡接觸的人為參與者﹞:唯有參加密集班,精準完成無意義的功課,走出觀念,方能喚醒生命的本來。而對此文章發表後必然會出現的結果,他以自己的一段夜市經歷,比喻如下。

 

15年前,他在臺灣中壢的一個夜市,看見一位雙腿殘障的乞丐趴在地上乞討,他於是走上前去詢問乞丐看到了什麼?乞討者的回答是:一堆會走動的鞋子。之後,他又問一位觀光客看到了什麼?觀光客的回答是:擺滿美食的攤子。他又問攤位老闆看到了什麼?攤位老闆的回答是:進來消費的人潮。一系列的詢問後,他又走向了路邊的一位員警,這個員警的回答是,在夜市,他只注意劫匪和小偷。同一個地方,因為每個人觀念聚焦目的不同,所以想看到的、能看到的東西不同,所呈現的答案也不盡相同。“當文字呈現時,因人解讀有異,勢必也如此。”這是洪南州的回答。


損益觀與無意義功課


記者:能否簡單概括一下, 心室(識)解構 所要傳達的主要內容?

 

洪南州:人的一生,無論煩惱、快樂,全部受到損益觀箝制,合我觀念之意,我快樂;不合我觀念之意,我痛苦。所以,當我走出觀念,即知損益觀內的煩惱與快樂,無實質存在。真正的走出,要靠無意義的功課。

 

記者:損益觀是人類觀念運作的核心邏輯,您是如何在生活中觀察到這個現相的?

 

洪南州:如果說對損益觀的初步觀察,是在我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有一次放學回家,那天下大雨,在路邊的菜園裡,看到一個大南瓜,我當時就想,如果把這個帶回家多好,於是,我就把雨衣脫下來,包上南瓜一路淋雨到家,可當我進了家門之後,媽媽、奶奶便把我一頓痛打。

 

我原以為,長輩的行為是對我偷南瓜的懲罰,可到了晚餐,我發現飯桌上就有炒南瓜、南瓜湯。我後來才想明白,原來,家人打我,並不是因為我偷東西,而是由於我沒有穿雨衣,淋濕後會得感冒,從而影響到我的身體,讓她們擔心。對此事,我並沒有記恨大人打我的行為,而是讓我發現了一個道理,即每個人頭腦裡面,都有一個為己而聚的損益觀,來向外決定某件事的對待與判斷。


記者:您認為,無意義功課這一“遺失的環節”能夠幫助到人們走出觀念,您又是如何發現這個方法的?無意義功課的作用又在哪裡?

 

洪南州:當時,我觀察到,每一個人從出生到生命結束,他的視覺、聽覺、觸覺第一時間接觸到的所有東西皆是“有”,這個“有”在每個人的生命中都絕對優先。但實際上,他想要的那個明白,是在“有”之前,或者叫“有”之外,是我們看不到、聽不到、聞不到的,我們簡稱其為“思想粒子間的空隙”。在這樣的邏輯下,人真的很難有機率明白。

 

當我發現所有人在第一時間均活在“有”裡面,我就想找方法超越這個“有”。我當時的想法是,人類既然有能力要“有”,難道沒有能力要“無”?磅秤自身不會顯示重量,但當人站在磅秤上,給一個重量時,它才顯示重量,在沒有給磅秤重量以前,或者拿開給磅秤的重量之後,它都有一個沒有力量的存在。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在看事情、聽聲音、做行動的時候,同時給它一份沒有力量的力量存在,那就是還原本來最重要的環節,我們稱之為“遺忘的環節”,即無意義的功課。


記者:在習慣於有意義的人群中,您推出的無意義功課與人們生活的邏輯完全背道而馳,在傳達過程中有沒有遇到困難和挑戰?

 

洪南州:我每一秒鐘都在百分之百地做,困難和挑戰均不在我的考慮之內。

 

如果硬要說挑戰,則在於無意義功課這個生命解藥太簡單。正是因為它太簡單,所以,習慣在有為界做事的人,很容易會輕賤這個功課。畢竟,有為界裡的每一件事,做起來都很有價值,且事事都要假借條件,而這套無意義的功課如此沒有意義且又如此簡單,人們很難重視。但它卻能讓人們隔離有意義思想粒子的連續性,從而啟動引領還原的機制。而當有意義思想粒子相互間產生隔離後,觀念體自然鬆動,還原本來即成事實。


心室(識)解構的起源:一直在突圍生活中的損益觀

 

記者:心室(識)解構 的內容及功課是您設定的,而在此之前,您個人又是如何明白生命實相的?


洪南州:我今年56歲,在1994年之前,我沒有接觸過任何宗教,或讀過任何一本相關書籍,且只受過九年義務教育。

 

人的一輩子,無論其發生的事,大或小,多或少,都只是生與死之間的一件事,所以單從某一件事表述,以偏概全,絕對講不準。如果硬要截取生活中的一段講起,只能說小時候我奶奶疼我,和我講了很多她人生的經歷,比如,當時社會普遍流行一種觀點: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奶奶又說,這世上是錢在做人,而不是人在做人。按照這個邏輯,人人都要自私,當時令我產生疑惑,人真的要這樣子才能活下去嗎?而老奶奶說的另一句話我很認同,她說人長大後,不一定要有錢,但一定要有“涵”,涵養的涵,我覺得這是我內在的聲音。


記者:問題是一般人生下來之後,都會跟著周圍的人,不知不覺走進您一再提及的損益觀,而您卻沒有走進無處不在、無孔不入的損益觀中去,甚至一些”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樣有悖於本來實相的道理,您也沒有聽成負面,為什麼您有這個免疫能力?

 

洪南州:這和我的選擇有關。比如,從小到大,只要我發現路上有躺著的狗、貓,我就會停下來。如果是死的,我就會移走,如果有呼吸,我就送到動物醫院。每遇到一次情況,我都會這樣。同樣,只要在路上,我發現任何人有受傷,也一定會去幫忙。


記者:您為什麼選擇停下來?

 

洪南州:不這樣做,我心裡會有愧、不安,感覺對不起我自己。如果硬要表述,通常的情況是,當人們看到死貓死狗的時候,會恐懼、會躲開,但如果這只貓狗是我家的呢?實際上,當我們只救自己家的貓狗,而不管其它動物的時候,這是以私為出發點,就是在被損益觀擺佈。所以,如果我能超越這個念,超越那個時間的想法、看法、做法,就會自動養成一種穿越視覺、聽覺、感覺的動能,我將此稱之為貫穿損益觀的動能。當我這樣做成習慣,我內在的恐懼及得失心,就會自動被超越,契機一到,也就會不知不覺地不在損益觀內了。注意!千萬不要把這件事情聽成善舉,這僅僅是生活中貫穿損益觀的事實。


記者:這是不是意味著,每一個人的生活當中都會有貫穿損益觀的機會?

 

洪南州:當然。再舉一個我生活中實際發生的例子。也是在十幾年前,有一天,我看到一棵樹下坐著一個流浪漢,於是就走上前去,遞給了他一支煙,問他需要什麼?你知道嗎?流浪漢的回答好美,他說:我什麼都不缺。回過頭來想想,真是這樣的,我怎麼可以用我的損益觀來衡量他。

 



心室(識)解構 的傳達:人們似乎更喜歡麻醉劑

 

記者:1994年發生了什麼事讓您走向了傳達這條路?

 

洪南州:1994年之前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好痛苦。經常開車到海邊、涵洞、樹下狂哭。在那段時間,我經常冒出一些看法,看到每個人只是活在相互利益間,形成損益觀,造成種種是非、善惡對立後的矛盾,人不應該只是如此,怎麼全世界通通都是這樣,全盤無解。而後,我立誓非解開這個謎團不可,讓全世界知道這個事實。


記者:當您開始傳達 心室(識)解構 的內容時,人們反應如何?

 

洪南州:頭兩年,我幾乎每天從早到晚,日日夜夜不停地向別人講,但兩年下來,我肯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實,根本沒有人聽懂我要傳達的內容,甚至於不要聽。

 

記者:為什麼?

 

洪南州:我後來才發現,原來很多人都不想睜開眼睛。一些人是不知道生命有出口,還有一些人是根本不想知道,包括我家人。當時,我周圍的人都認為,大家都是這樣活,你幹嘛想這麼多?更不免嘲諷我,例如:太天真、太偏激、狂熱份子,乃至於神經病等等用語,他們的全盤反對,令我覺得此發現,事關重大,非同小可。正因如此,讓我更篤定這是一件非要完成的事。

 

記者:對於這種家人的這種不理解,您如何理解?

 

洪南州:譬喻解說,人從出生一開始就如同中了百步蛇之毒,百步蛇的毒就是我們出生以來被置入的觀念,只有服用解藥之後,才會得解。我們人世間所有的事,都只是觀念運作下的產物。而解藥能讓我發現“思想粒子間的空隙”,走出從小到大被置入的觀念。而絕大部分中毒的人,只會沉溺在止痛的麻醉劑裡,一天過一天,一年過一年,百年老死仍茫然不知尋求解藥。

 

記者:那為什麼中毒的人不求解藥而去沉溺於麻醉劑呢?

 

洪南州:每一個人其實都知道“我有問題”,可是由於找不到真正解決的方法,才有了人世間這一切的編織,讓人們日復一日活在麻醉劑當中,以至於到後來,視麻醉劑為生命快樂所在。但由於麻醉劑有成癮性,服用麻醉劑後的結果是越吃越重。比如,人的欲望追求越來越 多,人也越來越恐慌,於此同時,在萬般無奈之下,隨著時間消逝,蛇毒一步步發作。其實,人們沒有想到,解藥不是外來的,就在貫穿自己的損益觀後。

 

記者:再具體到您家人當時對您的反應,您當時又是如何理解的?

 

洪南州: 1994年之前,從人間的種種標準來看,我屬於非善類,我還曾經犯過法。在我家人眼裡,這一前念太過強大了,所以,他們第一念先入為主,這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影響到他們對我所傳達 心室(識)解構 的認同。

 

記者:未來,您認為,家人會突破前念,接受您所傳達的內容嗎?您為此都做了哪些努力?

 

洪南州:走出觀念,還原本來,是身為人唯一要知道的事。我的家人只是全人類中,極少數的幾個人,我沒有理由,也沒有必要,為他們做某些特別的努力。


心室(識)解構 和人類的關係:人們都活在一種共同的迷失中,總要看到問題發生後的呈現,才會感受到是問題,然後再找方法解決,但都為時已晚。大家仔細想一想,每一個問題的成立之前,每個我不知已使用過多少損益觀,相互交雜,否則問題無法成立。換句話說,當我有貫穿損益觀的能力時,在問題發生前,已將問題發生之因消化了,何來問題的成立,這才是真正將問題解決於無影無蹤。正如我的兒女,他們終究要結婚生子,經歷婚姻和事業的如意及不如意,而他們在觀念編織的有為界裡,必然不會有真正的快樂,那時候,自然會尋找生命的出口。

 

記者: 心室(識)解構 傳達的初期,您家人曾反對您,您為什麼近20年的時間,一直沒有放棄傳達,並又於2012年開始到大陸傳達?

 

洪南州:我對於 心室(識)解構 未來的確定性是百分之百知道。透過聚焦班的聚焦以及密集班的無意義功課,參與者會親自發現與體會,那個發現是真的。最重要的是,那份無疑無惑、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狀態,是人們終極的渴望。更何況,我個人的文化、語言背景,以地球而言,和大陸幾乎相近,當然以大陸為首選。以永恆的“家”而言,全人類都是我的家人,這就是我不可能放棄的理由。

 

開悟與證悟

 

記者:2013年2月,您在廣州傳達 心室(識)解構 時,曾用冒險來形容自己,為什麼?

 

洪南州:當我決定要傳達 心室(識)解構 ,還原生命的本來時,很多人都認為,向大眾傳達、講解本來的最終狀態:空性,是做夢。同時, 心室(識)解構 的內容,如果沒有透過無意義的功課,產生離意的能力,只是透過文字寫出去,就沒有辦法讓人統一看到聚焦方向。只要流於文字,因人而異,著義而解,矛盾就會出現。所以,迄今為止,這20年來,我從來沒有就 心室(識)解構 內容接受採訪,這是第一次 (以前的受訪僅限竹字藝術)。但願此次的冒險,能刺激人們正面效益,倘若.......也無可厚非。

 

記者:但歷史上,似乎所有傳達真相的宗派都是在通過文字、語言向外傳播,您又是如何理解這個現相的?

 

洪南州:重點在於,文字語言,對於一個明白者而言,他很清楚,是無奈到不可說而說。而對於一個不是真的要明白的人而言,文字語言下的滿足感是他的全部,他會活在文字語言的組合意裡,誤以為明白了。

 

一般人,在使用文字語言時,必從價值、利益其定義上著手,然而,經典內的文字,依舊無法擺脫人們閱讀的模式,在極其無奈之下,又要依賴價值定義模式,傳達人間無價實相,根本就是矛盾。所以,當我尚未有離文字意之能力時,故我所閱讀,無價實相之經典內的文字,毫無著力點。這就是現今人們,讀盡經典依舊難解之處。

 

當參與者確實執行功課以後,他所聽到的聲音,所看到的現相,自動產生離意的本能,無意即到,非意解而到,就成功了。所以,我一再強調, 心室(識)解構 參與者沒有確實執行功課,真的聽不懂,也沒辦法不誤解。只有透過功課,契入離意後的狀態,才能不受觀念的影響。


記者:您剛才提到現相,心和現相什麼關係?

 

洪南州:心原本是描述什麼都可以容納的地方或者狀態。一旦講到心這個字,第一時間必須理解,我已經走進了有為界的第一意,“心”字本身就成為了現相。地球上原本沒有“心”這個字,最初,為了表達無法表達的那個狀態,故取名為心。但在有為界,人們把心當成“有”在用。當我離“心”之意時,就進到了那個真正的狀態。

 

記者:一部分向您學習的參與者,包括一些宗教人士,認定您是一位開悟者,能否從您的親身經驗以及 心室(識)解構 的視角講一下什麼是開悟?什麼又是 心室(識)解構 最終所傳達的證悟?

 

洪南州:開悟就是我終於發現,我所依賴的這個世界,只是由損益觀拼湊的組合相,發現我不過是一直在用自己的觀念,看待這個世界而已。此時,我會進入一個與世無爭、無疑無惑、一切是太平的狀態,稱之為開悟,就是出口方向準確;而這個階段還在觀念認知內,接下來更重要的是,進而走出這種認知,走出這種發現,走出之後即是證悟。


記者:能否舉例具體說明?


洪南州:我的眼耳鼻舌身,就是對應世界的五個視窗,當我知道這個世界,皆是通過這五個視窗才認識,我只不過從這些視窗抓取的“有”,放在稱之為心的地方,而我則完全是這些視窗作用力的結果,這種發現謂名開悟,以 心室(識)解構 而言,稱之為聚焦。


記者:開悟以及證悟的這個過程,需要身體上的條件嗎?這個過程和身體有什麼關係?


洪南州:完全不需要身體上的條件,只需要有損益觀就好。最最重要的關鍵是,要有走出觀念的真實意愿。

 


心室(識)解構:免費之旅


記者:在 心室(識)解構 的課堂上,有一個有趣的現相,您將自己稱為傳達者而不是老師,學生則被稱呼為參與者,為什麼?

 

洪南州:任何稱呼都只是一個簡單的符號,因為,老師這個稱號在人們觀念裡,就是你比我懂,所以我要向你學習。但我們所要傳達的終極狀態,是人們本來就有的,不是我教你的,也不是你從外學來的,所以:既無教者,無學者,亦無所教之物。比如,你身高幾公分,不是我給你的,是你沒有量過,我只不過告訴你有身高而已,故,在此用老師或學生之稱呼並不精準。


記者:在您20年、超過六千場次的傳達中,費用全免,您免費的動機和動力在那裡?

 

洪南州:無論收費或免費,都是一種傳達的行為,唯一不同的是,收費傳達的內容是有價值的東西,所以,它傳達的方向必定走向有為的現相界。何以 心室(識)解構 費用全免,第一,其所傳達的是和價值無關,它沒有價值存在,正是因為沒有價值,所以就沒有收費。第二,傳達的內容是大家本來的,不是我能給你的,我沒有給人任何一樣東西,何來收費。第三,正是因為沒有收費,參與者不會留下我有付出,就會有回報的所得念,所以,不能收費。更重要的是,當參與者的明白,不是建立在利益、價值交換的基礎上,其所還原是真實明白,在明白之後,他會以同樣的方式傳達於別人,也會引導別人,從沒有對立價值的趨向,走向最終明白。

 

記者:我在您今年2月份、4月份分別在廣州和武漢,兩次課程上發現,每場參與人數過千,但在沒有工作人員的條件下,五天的時間裡,課上課下的所有環節都井然有序,您是通過什麼樣的管理,讓幾乎由陌生人組成的這種大規模交流如此有序?

 

洪南州:曾有一次,一個參與 心室(識)解構 的企業家也問了我同樣的問題,我的回答是:毫無管理。一個國家有綱常,軍隊有軍紀,社會有法律,公司有章程,那麼,個人也有自律。自律最基本的解釋,即是認識自己的真實能力。當一個人具備認識自己的真實能力時,一切事情就會自動就序、歸位,發揮它本來的自有秩序。我們很多問題的發生,就在於我沒有管好自己,而去管別人。當每個我都懂得管好自己時,何來有別人可管。

 

偌大的亞馬遜森林裡,花草樹木、陽光雨露乃至所有的動、植物,相互間毫無管理,但都各得其所,井然有序。蜜蜂去花那裡採蜜,花草承接雨露,都活在一個自動分配的序裡,這即是自然本有的秩序。


記者:在臺灣,您的日常生活是如何安排的?

 

洪南州:什麼安排都沒有,也是每天傳達 心室(識)解構 。

 

記者:從1994年以來,您傳達 心室(識)解構 超過六千場次,幾乎是每天都在講。這樣的工作強度會不會覺得累?

 

洪南州:累。但這個累和事實的必要性,不成比例,故毫無影響力。有的時候,還不止是累,即使身體狀況出問題,都不構成不讓我做這件事的理由。因為,這件事情,等同於我的呼吸、心跳。


-end-


***********************


[補充]


此文為大陸新華社記者 於2013年間來臺專訪

雖未刊登於新華社媒體 但刊登於內地的《音聲海》

[2013 第三期 總第68期 P.10-18]  (簡體中文)

此期刊由 福建省福鼎市蓮峰山資國寺 主辦


心室(識)解構 唯傳生命逃生口 觀念無法契入之實相

非關特定人類學知識學派與宗教等


心室(識)解構 走出觀念 還原本來

 http://www.15928.info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你可以重新設定你是誰,你就可以重新設定你的世界長什麼樣子。 莫子

嗨,大家好,今天要來跟各位聊一聊走出角色扮演跟掌握角色扮演。我們都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我是最主要的一個基礎。整個世界的中心就是以我來運作的。 那「我」有幾種不同的層次,之前我們有提過小我、高我、超我。那針對這三種不同的我所進行的角色扮演,我們來聊一聊這件事情。為什麼要聊這件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