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9日 星期六

新人類揚升意識:揚升之門第七章




 雲南大理開悟者Yachak

新人類揚升意識:揚升之門第七章

 (2019-09-14)

 


在向靈性山峰攀爬的過程中,不同的人會遇到不同的問題,但只要是對心靈獲得清淨無益的,都是不必要的執著和煩惱。不管它是來自於過去還是現在,外在還是內在;是出於行動、情緒還是思想表現,甚至某種潛意識層面上的妄想和流識,都需要認真和謹慎看待。好比說某人目前面臨著工作和事業上的壓力,需要全力以赴,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以後精力漸漸不支,嚴重影響到心靈和頭腦的清淨狀態,從而製造出更多的煩惱和心理壓力。雖然目前的工作從各方面來看也很重要,但是一旦和最高的法則相比,它就不再是最重要的,需要從中做出正確選擇。花一些時間將外在的事情放一放,然後靜下來調整好自己的身體情緒,再把潛意識當中的各種流識一並釋放掉。


假如我們內心真正渴望的是清淨,以及由清淨帶來的自由和安定狀態,那就有必要調整自己的一切外在行動,把它放到一個適當的位置,而不能再用某個主觀看法來“欺騙”自己,因為一旦相信這些觀念和想法是絕對必要和正確的,就意味著有執著,有執著就一定會有放不開和放不下的東西,人心就不可能真正體驗到清淨。沒有清淨我們的情緒就會非常不穩定並加重我們內心的掙扎,這在世俗道理上可接受,但是靈性生活中卻是失敗的例子。掙扎的過程不僅大量消耗我們的精力,也遮蔽了我們的內在智慧。在靈性道路上的難與易雖不完全等同外在事務的多寡,但是我們對事物的抉擇需要有一個總的方向性參考,最高的指導性原則,甚至有時候應該未雨綢繆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消耗。如果沒有這個最重要的東西來引導我們,無論我們有多高的理想,多麼努力地想達到靈性上的成功,那也只能是事倍功半。




在不得不採取行動的過程中,被迫性和強迫性帶來的一些焦慮和壓力是可能的,如果能順其自然地跟隨行動,但不執著於行動過程和結果,這樣就不會產生過多的妄想和評判。當事情完成就要集中精力調整自己的內心恢復到清淨狀態,沒有這個調整,情緒和流識會不斷地累積下去,那就是一個不斷去造業的被動狀態。行動但是要有意識地行動,通過有意識去觀察自己,摒棄一切帶來情緒不安的思想根源,斷除一切內在的“心動”和“攀緣”,把一切行為看成自發的而非自己本性的行為,這就打破了有一個“我”在行動的執著。


 


心本身是受業力支配的,本性只是作為一個觀照者且永遠只能是以一個觀照者的身份存在。能夠這樣做就是一種很好的踐行“業力瑜伽”,你無需為行動結果背負那些不必要的業力負擔。只要在整個過程當中沒有“心動”就沒有執著產生,沒有“攀緣”就不會被客體糾纏。因為確實一切都是自然發生的,沒有一個真實的主體在那裡,很大程度上的心理受苦都來自於認同於有一個“我”的存在。這種智慧非常精微,不能有任何的自我欺騙和假裝在那裡,所以頭腦一時的衝動想法是不可信任的,玩弄一些概念是危險的。只有內心的清淨可以告訴我們什麼是正確的答案。


 

如果我們能夠踐行這種行動當中的“無為”,懂得隨時放下,業相相對就輕也會很快耗盡,這時候我們就是處在一種臨近“當下”的狀態,要隨時進入無思慮的當下存在就輕而易舉。在當下裡面有一個清淨的所在,那是個不斷需要去維護的地方,這是我們真正意義上的靈性行動。如果沒有立足於這個地方外圍的一切行動則充滿陷阱,一旦過分投入就會迷失。不管此刻你正在經歷什麼樣的感受都沒有意義,因為你是受外圍事物所支配的,而非來自於當下的存在體驗。如果是來自當下的存在體驗,行動本身就會帶來滿足,不管結果是什麼你都會獲得“知識”的滿足,這種“知識”滿足也會帶來快樂。



如果我們能夠一直保持自然放鬆地生活,有覺知地去調整生活和行動,那會更容易達到內心清淨和回歸當下的目的。問題在於我們不可能一直這樣,生活的波浪會帶給我們一些仿佛被海水包圍而失去立足點的突發情況,一個類似的比喻是:“人的一生就好比被業力的繩索綁縛在小船之上,然後無目的地在大海中漂流,隨時承受著業力帶來的風浪,甚至將自己的小船掀翻也無以為力。”這個比喻是非常恰當的,當我們沒有有意識去選擇我們的最高准則,付出我們靈性的行動,隨時回歸我們自性的時候,生活一定會是這樣。如果一個人意識不到自身的處境和周圍的危險,那他還睡得比較深。雖然被業力的繩索綁縛,但是不意味我們沒有即時從各種問題中解脫的辦法,這需要從內在去找到一個立足點,然後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來放下,這樣就可以使業力的繩索鬆綁。


 

要活在當下最需要謹記的一點就是“不執著”,除了保留一些對靈性進步的執著以外,身心一切現像都不執著;對生活當中經歷的一切不執著,苦樂得失也要不執著,當執著產生的時候也不要執著於打敗“執著”,這樣我們的心就容易接受生活的常態,了解一切現像都是無根的自然顯現。如果我們不糾纏其中,這些最終都會回歸清淨的本體。這個清淨本體裡面不僅是空性也有光明,空性體驗才是打破一切執著的根本,而光明可以帶來調和的力量。所以空性和光明是同時存在的,一旦這種失去空性感受就等於失去光明,心靈也失去力量,就像流浪於生活的汪洋大海之中,隨時面臨執著帶來的掙扎。

 

每個人都有他的精神支撐點,這和心智結構和太陽神經叢有關。但如果我們尋求的是空性和光明的力量,什麼才是我們最終的支撐點呢?當然不是靠對抗煩惱,或一時的信念和決心,這是遠遠不夠的,而且也不能做到隨時隨地發揮作用,真正的精神支撐點應該在身體的能量系統裡面建立一個中心地帶,這個中心地帶是從頭頂到心輪的垂直部位。頂輪關乎悟性和智能,心輪關乎品德和自性,所以在靈性成長的重要階段,當一個人建立起光體,這兩個地方的能量是最為活躍和強大的。如果頂輪沒有完全打開,它的力量支撐點是偏下一點,從眉心到太陽神經叢。很多人深感頭腦很難停止妄念、心靈也很難清淨下來,其實就是這個區域缺少能,所以無法自由控制。要獲得更多的能,需要建立一個能量通道從宇宙中吸收更多的能來帶動身體氣脈不斷得到更新和補充。

 


能量要進入中脈才能聯合頂輪和心輪的能量,從而實現一個穩定的力量中心。頭腦和心靈沒有達到一定成熟的人,無論怎麼去訓練能量系統,都無法將這一能量中心充分激活,能量只能停留在腹部以下、在中脈的左右兩邊運動,或者從背部到前胸運動。中脈的管道極其細微,這代表的是意識和心靈的精微度,所以中脈像征著心法和中道智慧。如果借助中脈將心輪和頂輪的所有支脈全部打開,就是開悟的體現。


 

從思想認知的角度看,我們必須正確理解事物(中道),首先需要對事物有一個覺知的意識(眉心輪),當我們的眉心輪被激活有能量的時候,會幫助我們將意識往上移動一部分(頂輪),獲得對事物更深刻的洞見。其次充分認識到心的力量的重要性,從強調個人意志(太陽神經叢)的精神力量逐漸用心的力量來取代(心輪),這是一種清淨帶來的空性和光明力量。如果心輪擁有足夠的能且充滿每根支脈的話,它就會變得如如不動,就不會恐懼任何事物。心止才有自性的光明顯現,在心止的同時仍然保持清醒的覺知意識(智慧),那就會帶來開悟的一瞥。所以我們要獲得空性和光明的證悟,首先是從培養自我的覺察、心靈力量的主宰開始的。


心和腦的聯合是很重要的,如果將心靈和頭腦知識結合起來,達到一定的成熟階段,借助喚醒的昆達裡尼就可以將所有脈輪系統連接起來形成一道光柱。這個光柱的中心就是中脈,所以一旦我們有能力打開中脈,光柱就會變得很穩固。頂輪和心輪就會強有力地連接起來,我們可以用頭腦來感受事物,用心來思考,它們不再是一種彼此分離狀態。揚升的載具用兩個反方向的立體三角形結構相互疊加在一起表示,它代表的是一種穩固的能量結構,這種結構正是以心和腦為中心支撐的,同時在不同的相交點上形成更多的三角切面,這既是穩定的延伸,也是意識的擴展。



讓能量能夠為我所用,我們還需要克服身體和情緒兩個層面,身體的一般病痛並不會影響心,打開中脈也不一定要非常健康。但是仍然要注意身體的調理和正常休息、適當鍛煉,以免積勞成疾或形成某種隱患,這會對建立能量系統有障礙。在我們的覺知意識向內移動的同時,情緒將成為一個重要的干擾,過多的情緒負荷會大大降低能量的頻率,使能量無法向上移動維持在較高頻率。當我們突破情緒體的時候同樣要通過一個令人迷惑的界面,那是星光層面,星光層面是深潛的集體意識地帶,有些是過去生的情緒殘留,有些是靈界的投影。這個星光層面會帶來一些離奇的體驗,但都是虛妄不實的。我們的重點仍是向“明心”以上的世界上升,只要能感受到心靈的更多光明力量,喚醒自性就是下一階段的目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你可以重新設定你是誰,你就可以重新設定你的世界長什麼樣子。 莫子

嗨,大家好,今天要來跟各位聊一聊走出角色扮演跟掌握角色扮演。我們都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我是最主要的一個基礎。整個世界的中心就是以我來運作的。 那「我」有幾種不同的層次,之前我們有提過小我、高我、超我。那針對這三種不同的我所進行的角色扮演,我們來聊一聊這件事情。為什麼要聊這件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