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9日 星期五

禪修心法七:心無有心(完)



雲南大理開悟者Yachak

禪修心法七:心無有心

 (2020-05-31)


無心微妙玄通,“寧靜淡泊”無以媲美,“知行合一”相距甚遠。它不是一時之心,也不是有所得失的心,它是既在萬法當中又終究不在萬法里面,獨立但不孤立,不離一切生命作用而又能超然物外的心。它也是眉有被“污染”過的平常心,眉有概念、眉有分別、眉有形色、眉有妄想和煩惱。外在的色聲香味觸法盡管是“有”,內心卻是“無有”,這種“心無有心”讓每一個當下體驗都變得格外的真實、單純和明澈,周圍一切事物也因之變得生動鮮活起來。


無心就是站在虛空處的我心,除此之外別無它心。“心無有心”就是無心的妙用,它是對有心(執著)的摧毀,對一切罪和煩惱的消融,無心如同天空之遼闊悠遠。


心的生滅現象無法單獨成立,需要依賴身體知覺,所以滅了“身體”的知覺作用就等同於滅了“心”。聽而不聽,聞而不聞,想而不想,行而不行。無所不見,亦無所見。在這種無念空心之處,正是“心無有心”的微妙之處。所以無心一定無生,無生就無滅,對身體知覺作用也不執真有。無心的時候就有真,有心的時候就是假。能生滅的心一定是假,而無生滅的心也只能是空心。所以一念生心就離開了真心,心就有了善惡、對錯和萬法,而這一切都是假。


心無去來,來去之想全因妄念。所以有妄念就有時間、空間和距離。說它是一種覺悟的心,但是覺悟的心也不可見;說它能達彼岸和解脫,但無心從來不在此岸,也無所謂解脫。盡管如此深奧難解,但是無心卻是每個人最本質的心。憶一切法時就是生法,生法無論低級高級也不是無心的法,無心的法就是空法,這樣的心讓人感到實在。


心性的大徹大悟,只是心性的一種自然解脫。其中無心成為了關鍵,無心不可求,解脫也不可求。一切法不求自解,因為一切法本來無有。煩惱本性也是空相,罪業也是如此,因心是空心緣故。悟無心就是消罪,不悟無心就是造業。“心無有心”就是它的修,盡管有修,內心卻空無修者;盡管看似無修,內心卻是實修。這個本來就有的狀態,並非一般意識的“不修”所能作為。無心者不可能被“強迫”進入業力的輪回,無心處就有不生不死。


禪修的真諦可以用“心無有心”來形容。有心就是限制,無心就是自由,而心無有心就是禪修真諦顯現在個人身上的一種自由之心。它顯然離我們更近,它脫離了由法的概念樹立起的空中階梯。這樣的心是自然而不作意的,是最懂得欣賞而又不執著於萬事萬物的。但是要達到禪修的真諦境界,非要探入到“山窮水盡,狂心永歇”不可。至此以後,再無可修之心的認同分別。可修之對象和能修之人都杳無蹤跡。


無心是一種自在,無心才能灑脫。無心不是冷淡漠然,無心也不是情感濃烈,它超越了冷淡和熱情的兩邊。一旦擁有了這樣的心,就有一種原來如此的幸福感覺,而且這種幸福似乎無邊無際、無始無終。盡管如此,從相對的層面無心的徹悟是不會在瞬間達到的,它不是道理上的明白,而是通過長期累積內證經驗的結果。心要麽執著於“有物”要麽執著於“無物”,或者在似乎“有物”似乎“無物”之間,雲遮霧障不能明晰。很少能突破任何一邊的限制,如果真的突破了這時候就真正放下了,“就路還家,息步安坐”,猶如一個閑人獨坐山頭欣賞無盡的風光。它的存在性遠遠超過普通狀態、禪定狀態、奇跡恩典所帶來的經驗。


無生的世界是混沌的世界,有生的世界是清晰的世界。誰能在混沌和清晰之間保持覺醒和不顛倒?誰能在生死、苦樂、得失、凡聖之間做到統一呢,只有無心的人可以。無心就是一顆圓滿之心,無心也是無量之心。只有無心才能得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你可以重新設定你是誰,你就可以重新設定你的世界長什麼樣子。 莫子

嗨,大家好,今天要來跟各位聊一聊走出角色扮演跟掌握角色扮演。我們都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我是最主要的一個基礎。整個世界的中心就是以我來運作的。 那「我」有幾種不同的層次,之前我們有提過小我、高我、超我。那針對這三種不同的我所進行的角色扮演,我們來聊一聊這件事情。為什麼要聊這件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