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9日 星期二

什麼是覺察? 克里希那穆提。





什麼是覺察? WHAT IS AWARENESS?

克里希那穆提。 J. Krishnamurti。

摘自The World Within: You Are The Story of Humanity。

2015/6/1。


這篇問答是關於什麼是覺察的,正如大部分人知道的,覺察已經是一個被用爛的詞,因為所有的大師都在說覺察,有佛教的正念,也有四念處,有拉瑪那·馬哈希(Ramana Maharshi),然後還有當下的力量,還有覺察的力量,到了近代台面上的開悟者門也在談覺察等等的各種各樣的靈性著作,於是我們大家認為我們可以通過覺察來解決問題。注意覺察一詞,已經從過往不太能夠用語言解釋的東西,到近代演變成頭腦知識再變成常識,但都是說給人類聽的。


正如一個所謂學佛了十年的人說的:通過覺察我們就能消散自己的惡意。於是覺察變成了我們攻擊自己的不好的那面的武器,因為我們只需要把自己不好的那面打掉了,自己就會逐步變得完美,從而實現他們認為的解脫之路,也就是變成一個終極的無我的好人的我。


所以什麼是覺察呢?一個人如果能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覺察,那麼他可能才有了第一次真正的覺察的體驗,但願人類能夠清醒一點,理智一點,現實一點,世界沒這麼好,自己也沒這麼糟。忙著去剝離或者丟去那個不好的自己,不可能帶來任何的自由。


第27章:什麼是覺察?


B.,他從很遠的地方來,問道:“什麼是覺察,一個人如何變得有覺察?”


在回答這類問題時,有必要弄清楚提問者的想法,他的背景;因此,我們談到了他的生活,存在的複雜性及其悲傷,以及山的美。


覺察來自於清晰和理解。這不是一個你可以盲目接受的事情,也不是任何權威的產物。它本質上是自我認識的結果和開始;通過自我認識,覺察的火焰的強度就形成了。正確的思考來源於自我認識,正確的思考是(實現)覺察的強度和深度的燃料。沒有正確的思考,就沒有清晰,這不是通過決心或僅僅通過意志的執行(exertion)來實現的。因為,單純的意志會強化傾向性、習慣和無知;但理解、清晰,來自於自我認識的正確思考。


由於貪婪、恐懼和無知導致了我們的思想感情中存在混亂和矛盾,我們必須通過自我覺察帶來清晰和理解。當只有判斷、否定或接受,而不是跟隨思想感受,也不是盡可能廣泛和深入地思考感受完時,這種清晰就會被否定、被模糊化。要想思考完、感受完,就必須有自我覺察,而這種覺察被判斷切斷(短)了。


為了帶來理解的清晰,必須有秩序,對意識的不同層次的理解—感官、情感、智力、身體、理想和理智。雖然每個意識層次都是“分離的”,但每個層次都是相互關聯的。對每個(意識),都必須有清晰,當每一個思想感覺產生時,都要跟隨它完成,思考感受完它。隨著思想感受的每一次清晰,覺察變得更加敏銳和提升。因此,隨著每一個思想感受,當被廣泛地思考完、感受完時,覺察變得廣泛(擴展性 expansive)、包容。有了經驗,什麼是思想感情的重要線索需要跟進,什麼是不需要跟進,就會出現了。當你把注意力放在其他事情上時,你會發現,不知不覺中,思想感覺的顫動(翩翩起舞 fluttering)被記錄下來,當你的注意力再次集中時,這些顫動就會投射出自己。


通過廣泛的清晰和理解,頭腦在深度覺察中變得寂靜。在這種無聲的覺察中,感覺無緣無故地產生,這種感覺不是任何影響、任何渴望的產物。當這種感覺、喜悅和狂喜出現時,大腦就會跳到它上面,把它儲存起來,以便之後去享受它。或者它自言自語地說,“這種新的快樂是多麼令人愉快”,因此,在品嘗它的過程中,在享受它的過程,這種狂喜被儲存在記憶中,供以後享受。


因此,這種巨大感覺的活生生的現實感丟失了,而頭腦卻死死地、空虛地抓住其記憶。再次必須要有對這種渴望的清晰和理解,也就是想要牢牢抓住一段經歷,並把它變成一種習慣、一個錨點和一種安全感;而這種理解,必須通過廣泛地跟隨這種渴望,從而帶來對無可估量的安靜的更深刻和更大的覺察,在這種安靜中存在著現實的無法測量的愛。這種覺察,這種意識,是超感官和超理性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你可以重新設定你是誰,你就可以重新設定你的世界長什麼樣子。 莫子

嗨,大家好,今天要來跟各位聊一聊走出角色扮演跟掌握角色扮演。我們都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我是最主要的一個基礎。整個世界的中心就是以我來運作的。 那「我」有幾種不同的層次,之前我們有提過小我、高我、超我。那針對這三種不同的我所進行的角色扮演,我們來聊一聊這件事情。為什麼要聊這件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