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6日 星期五

此生真的可能開悟嗎? 關於真理與謬妄。大衛.霍金斯 David R.Hawkins,M.D.,Ph.D.。




大衛.霍金斯/David R.Hawkins,M.D.,Ph.D.。

此生真的可能開悟嗎?

關於真理與謬妄。

摘至The Eye of the I:From Which Nothing Is Hidden.

2016/03/15。




問題一:靈修「謬妄」是如何產生的?

答:接下來要說的內容,可能聽起來很抽象。謬妄發生在意識之內,甚至在「人」涉入之前就已發生意識可以把自己當成單一個體或整體來體驗,然而它的覺知會被信念誤導,相信他只能以單一個體的形式存在,否則就會變成虛無、不存在·這個謬妄就在於,相信有與真理對立的東西。這聽起來可能不好理解,除非我們回到一個根本性的理解:只有真理、萬有、神及存在才是真正的可能性。不存在、虛無、空無及虛假在實相中都是不可能的,它們只是作為概念存在於心智中。


如果意識相信這些謬妄有可能發生,那麼對不存在或虛無的恐懼便會生起。這裡的錯誤,在於將萬有與虛無混為一談。這個錯誤並不抽象,反而普遍存在於人類的思想中,也是人們害怕死亡的立論點。同樣的觀念也出現在我們的言語中,並以「真與假」、「對與錯」的用語來表達。在肌肉測試中,我們就看到了這種現象,當手臂肌力轉強時,我們口頭上的回應是「正面的」、「是的」或「真的」。

我們對肌力轉弱的反應,說成「負面的」「不是」或「錯誤」。這完美地顯示出錯誤的本質。事實上,使肌力轉弱的回應並不是來自一個所謂「虛假」的現實,而是代表著「沒有回應」,真正指的是真相沒有出現,而不是錯誤出現了。

為了澄清這個觀念,我們可以說,只有「是」才是一種可能的回答。我們可以拿電線中的電力來比喻,電力不是存在,就是不存在,沒有其他可能。當電力存在時,我們說電「通」了;當電力不存在時,我們說它「關」了。這裡顯示的錯誤,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根本性的謬妄-並不存在所謂的「關」這種東西!


了解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這是一切幻覺的根源。與神對立的東西並不存在。與「存在」相反的情況不可能是真實的,而唯有「真理」才有存在的能力。只有「萬有」這一個可能性。雖然這很難理解,但是解決了所有的問題和謬妄。

一旦充分了解這個謬妄,便可明白信念為何可以創造經驗。在我們心智中信以為真的東西,會自然而然地認為它必定存在於外面,因為它是被投射出去的,而心智並不知道投射的機制如何運作。這種投射會自我強化,使想像成為謬妄的產物,同時也是謬妄的源頭。我們用簡單的列舉來比較一下。



表格中的任何一種「真實」體驗,都是源自在實相中沒有獨立存在空間的信念系統,只能仰賴想像和信念。

所有這些想像都是虛幻的,是恐懼和扭曲的產物,同時也是心智的產物,只存在於心智中。

心智的內容包括形式,但奇怪的是,即便是空無(無形無相)也是一種想像。唯有當實相中所有真實的屬性都被否時,人才會覺得自己體驗到空無。空無的狀態完全是由信念在心智中創造出來的,因為心智相信空無真的有可能發生。在實相中,唯一實際會發生的可能性是如是、萬有及存在。顯而易見的,理論上與這些屬性相的狀態,都會被視為非神、非萬有,甚至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東西。


這種看似在「存在的身體」與「不存在的幻相」之間的兩難選擇,被認為是一種可能性。在我三歲時,曾經明顯地有過這種體驗,突然間從無自覺跳到覺知,體驗到有一個作為身體的「我」坐在小小的推裡。在那一刻出現之前,都處在無自覺狀態。隨著對「我存在」的認知,立即生起了對「我不存在」的恐懼,並開始浮現了這樣的想法:「我本來可能不存在。」那不是對死亡的恐懼,而是害怕(想像中的)不存在及虛無確實可能發生。

這時,心智真的害怕這個可能性,因為它把自己看到的虛無視為一種現實。相對於存在,一個人對不存在的恐懼,是造成他真實感如此強烈的原因·這種恐懼並不是害怕沒有身體,而是害怕體驗不到一個「我」。

因此,存在感被體驗為「我」的感覺。然,如果沒有「我」,這個事實就會不為人知,因為沒有一個「我」來知道它不存在!然而,三歲時的我還沒有這麼清楚的體悟。

存在的覺知出現之前,一個人實際上是處在無自覺的狀態·無自覺就是存在本身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稱這種狀態為「無意識」或「沈睡」。

在沈睡中,我們仍然「存在」,只是不知道自己存在。然而,在無自覺的狀態下,一個人似乎不可能受苦。事實上,我們每晚都期待著這樣的經驗,如果沒有在夜晚完全地進入無自覺狀態,就會抱怨沒有睡好。

意識乎也樂於接受某些片段處於無記憶的平和狀態。此時,痛苦也不會出現,直到一個人恢復對單一個體(我、身體)的認同才產生痛苦。所以說,一切痛苦的根源,就是相信自己是一個分離的單一個體。在萬物一體的狀態下,沒有痛苦是可能的。所謂的輪就是身為單一個體的那種「自我感」的重生,這種循環與肉身無關。

在出體及瀕死經驗中,只有「我」的感覺會持續存在,根本不需要肉身。生命的感覺、活著的感覺,以及存在的覺知,都是發生在意識之內的現象。


在冥想狀態中,明顯也有同樣的情形:對身體的覺知消失了,人消融於意識中,感覺不到地點、時間、空間及維度,甚至也感覺不到過了多長的時間。

因此,開悟成了一種明顯的狀態,是一種對知的主觀識。這種覺知沒有限制性的身分認同。純粹的主體性是自我實現的、滿及完整的,完全等同於對整體存在的知曉,超越了時間與空間。這種狀態是無染、恆、獨立、無所不在、全知、全能、全然滿足且沒有任何對立面的。它全然地完成了所有的可能性,並將一切潛在的可能性發揮到淋漓盡致。

自性就是覺知,也是覺知的源頭、覺知的圓滿、覺知的完整、覺知的實現,以及覺知的本質。自性是實相中的實相,是唯一及全部的身分它是意識本身的終極「自我」,是未顯化的顯現。唯有如此,所有無法描述的才能被描述。阿們。




問題二:此生真的可能開悟嗎?


答:如果能接觸到關鍵訊息,並嚴格遵守某些指導原則,就有可能做到。這些章節的目的,就是提供必要的訊息,除此之外,還要把這個目標當成優先選項,不能把時間浪費在研究其他分散注意力的靈界事物上。比起去,如今接受指導的靈修學生,幸運地有了決定性及關鍵性的優勢。

就像在航海儀器尚未完善時,一代又一代的航海家及探险家在妝志未酬前就失去了性命。同樣的,從古至今,因為缺乏必要的關鍵訊息,已有非常多追求靈性成長的人迷失了方向。

從研究中可以了解到,人類的意識等級許多世紀以來一直都停留在190,且過去千年來,人類的意識一直都低於正直的意識等級直到最近才跨越了臨界線200,來到了目前的207,這暗示著人類的未來將進入一個全新的紀元。傳統上,有兩種截然不同的靈修路徑一漸修及頓悟。漸修就是傳統宗教所遵循的道路,需要藉助於靈修大師、偉大的導師或神的化身來作為指引明燈和拯救者。頓悟則是透過嚴格堅守靈性覺知及意識的具體内容,以便超越人格而不是完善人格(或小我)。但在實踐過程中,偶爾也會出現意外情況,比如漸修者的覺知突然躍升達到開悟,或者修頓悟法門(比如禪宗)的人可能會因為人格的逐漸完善而達到開悟。



問題三:在亞洲和印度,開悟長久來一直是人們追求的崇高目標,而在西方世界,聖人則是有名垂青史的地位。這兩種境界有什麼關聯?不同之處在哪裡?


答:比起西方文化,州文化有更悠久的歷史。在這些古老的文化中,靈性了悟備受重視,而且也有不少人取得了高度真實性的靈性知識,從《吠陀經》與《薄伽梵歌》等經典就可證明,也可看出對靈性真理的探索已有久遠的歷史傳統。在東方文化中,對於「人本具神性」的覺察,可以從至今仍存在的習俗獲得證實,例如人們打招呼時,會雙手合十並互相鞠躬。

在那些文化中,靈性傳統及教導代代傳承,並經過一代又一代的上師重新確認、肯定,一再重申人類靈性潛能的終極實現就是開悟。此外,他們的文化也接受這個觀點:神性是所有生命的起源。


在這些古老文化中,有靈修傾向的人可以遵循一種傳統角色與特定的生活方式。他們的努力被認為是在實現及振興這樣一個真理-一自性是神聖的源頭,其純然及無限的表現形式是所有造化的總合。因此,虔誠靈修者的目標與社會所暗示的目標並不衝突,這些開悟明師也印證了東方文化的根源。因此,社會傾向於支持那些達到高階靈性覺知的人,並賦他們一種特權,可以免除跟物質世界的生存及世俗成功相關的一般義務。那些被稱為聖者的人受到普遍的尊敬,在社會中擔負著一種特殊的教化職務:靈性導師。


當佛陀在大約西元前五百年現世時,受到一種崇尚開悟的文化所支持,所以他並沒有與當時存在的文化發生衝突。然在當時,他可能被視為一位新起的偉大導師,但事實上,他所傳授的教導、智慧與真理,早就已經存在於世,也普遍被人接受了。相反的,西方世界在意識進步這一方面,要遠遠落後東方世界·當時的文化不信真理,信奉的是自然神靈、魔法及對自然界的崇拜。希臘、羅馬、日耳曼及希伯來的傳統包括了眾神廟,而這些神靈被賦了人類的特徵,所以到後來,他們實際上有著與人類相同的感覺,只不過範圍更廣而已。在原始的神話版本中,神總是「遠在天邊」,但擬人化的神被視為會介入人類事務並採直接的行動,而結果可能更好,也可能更糟。

在有歷史記載以前,是否存在著更偉大的智慧?這類資料,可能在亞歷山大圖書館發生大火時就付之一炬了,因為館中收藏了所有古代世界被記錄下來的智慧。在世界各地的原住民文化中,通靈一向是盛行的活動,但是沒有開悟的傳統。然而,卻有一個共同的真理存在著,那就是無所不在、偉大的神聖靈體,人們稱之為神。因此,不管是美洲的原住民文化、史前蘇美文化或希伯文化都是一論,正如美索不達米亞文化所信奉的神「阿胡拉·馬茲達」(Ahura Mazda),就是瑣羅斯德教唯一真正的造物主。

在遠東地區以外,早已根深柢固存在於文化中的,就是耶穌基督,他的降臨早有預言。但不同於佛陀與克里希那的是,基督的教導與當時盛行的文化相衝突,接著與宗教組織的衝突更導致了他英年早逝。


雖然耶穌的教導沒有在他出生地的文化中廣被接受,但是透過門徒及希臘人的傳布,很快就散播到希臘一羅馬世界,隨後又傳遍了整個歐洲文化。在最初的四百年中,耶教導的純正度相對地保持在不被汙染的狀態,隨後就逐漸地失真,尤其是在尼西亞會議(Nicene council)後。


與此同時,阿拉伯世界則成了伊斯蘭教的版圖,隨後就引發了伊斯蘭教與基督教的權力鬥爭,對整個社會造成了重大的政治影響從此,宗組織的焦點,轉向了兩種文化之間的競爭。至於個人的宗教目標,主要聚焦在避免罪惡、為罪懺悔,以及死後升天的可能性。這與佛教分支「淨土宗」的觀念一致,他們也採取這種比較謙遜的目標,說的是死後升天的可能性,而不是這一世要開悟。


對於伊斯蘭教、基督教及佛教淨土宗來說,聖徒品位是人格淨化的結果。這種觀點符合以下的認知:開悟是一種更進階的意識狀態,只有高等級的靈性才能做到,比如在天堂的那些存有。這形成了一種共識,認為世俗生活及其固有的負面性,無法讓人僅用一世的時間來達到開悟。


此一考量也在《薄伽梵歌》中表達出來,克里希那說:「開悟是罕見的,因為在數千人中,只有少數人會選擇這個目標;即使是選擇此目標的人中,也鮮少有人做到。」因此在東方的宗教中,據說一個人需要經歷數世輪才能開悟。普通求道者能夠成就的,就是累積善業,這些善業會在他們最後一世時達到成熟,那就是開悟發生的時點,就此結束輪迴。


在所有宗教中,能夠在這一生取得大進展的靈修者往往被視為聖徒。在基督教中,某些具有高階意識的人被稱為神秘主義者。然而,神祕主義者往往會受到教會質疑,並可能被當權派視為異端。這種觀點至今仍然盛行,甚至某些基本教義派的基督教分支還認為,佛陀(舉例來說)「被惡魔附身」(所有惡魔的意識等級都是在200以下;但佛陀或像是克里希那、基督及瑣羅亞斯德等聖者,都位於人類可能到達的最高意識等級1000)。



問題四:這些看似不同的靈修目標,差別在哪裡?

答:對追求開悟的人來說,知道這個區別是非常基本且關鍵的。宗教主要是針對二元性的領域,開悟則是著眼於非二元性本質。這條通往開悟的嚴格道路表明,由於二元性是一種幻覺,試圖要去完善它是沒有意義的。因此,人要超越小我並看出它虛妄的本質。「好品格」是值得賞的,但是它本身不會帶來開悟的結果。開悟的唯一可能,是建立在對意識本質的更深入了解。


問題五:聖徒與聖賢之間有明顯的區別嗎?

答:是的,可能如此追求性淨化及完美的法門,其結果會導向一種看起來更加「聖潔」的人格。相較之下,開悟的聖賢對肉身和人格都不感興趣,因此在普通人看來可能更顯得不修邊幅或甚至率性、粗魯。

例如,意識等級超700的尼薩迦達塔·馬哈拉吉(Nisargadatta Maharaj)不斷抽著印度香菸,興奮時會打桌子,表現出他跟一般人一樣的個性。禪宗大師也可以是魯莽及活潑的,但他們的愛都一樣,只是表現方式不同而已。


問題六:如此說來,完善身體與人格是在浪費時間嗎?

答:這是轉移注意力,也擺錯了重點。身體是大自然的產物,它的作用其實並不重要。心智與人格則是社會環境,家庭影響及文化輸的產物,一個文雅、有文化的人,是令人愉快且有價值的社會資產,但那不是自性。當一個人接近開悟時就能清楚看出自我並非自性,雖然自我包含在自性當中。


問題七:是否有某個靈修法門比其他法門更好呢?

答:旅遊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到達目的地,另一種是邊走邊玩,一路悠閒地玩到目的地,參訪沿途的農村及所有旅遊景點。大部分的求道者都是選悠閒的那種方式,即使他們不了解緣由,但對許多人來說,這無疑是最好的方法。他們多走的路既不是錯誤,也不是浪費時間,而是最適合他們的道路。

在實相中,時間只是幻覺和表象。一個人一旦選擇了靈修目標,就沒有什麼「時間」是真正浪費的。事實上,開悟不論是需要一千世或一世都沒有差別,因為最後的結果都是一樣的。


問題八:你的意思是,走傳統宗教那條路是漫長的,而從理解意識下手是更快速的捷徑?

答:這同樣是一個關於選擇、實踐及啟示的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你可以重新設定你是誰,你就可以重新設定你的世界長什麼樣子。 莫子

嗨,大家好,今天要來跟各位聊一聊走出角色扮演跟掌握角色扮演。我們都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我是最主要的一個基礎。整個世界的中心就是以我來運作的。 那「我」有幾種不同的層次,之前我們有提過小我、高我、超我。那針對這三種不同的我所進行的角色扮演,我們來聊一聊這件事情。為什麼要聊這件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