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9日 星期三

【雲南大理開悟者Yachak本人錄音】心靈密談:不生不滅。

 

雲南大理開悟者Yachak  

心靈密談:不生不滅

 (2019-08-12 )

 

Y:這幾天感覺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學生:感覺最大的收穫是認識到空性,我覺得空性是“空有不二”的一種空性。我對空性的理解很長一段時間是在尋找一個“空性”,有的時候能夠體驗到感興趣的某種思維形式、某種生活方式而且能夠融入的時候(就會感覺很好),但如果感受不到我就會去尋找一個“空性”,這就產生了和現前所處的“當下”一個分離。這時候越尋找離空性越來越遠,反而活在頭腦的一個妄想當中。所以認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就不再去抗拒、或者不去選擇(排斥)自己不敢興趣的東西,而是去接納,在接納當中去體驗空性。這個心態轉變過來的時候我發現至少願去接納一些最不願接納的東西、最抗拒的某些身體的體驗、某些環境。


Y:嗯,這個認識是非常有蛻變性的。很多東西就是因為我們理解得不夠,所以導致在進行靈性探索的時候總是會出現很多問題,或者總是抓不到重點。你要探索靈性的東西首先要抓住重點,就是認識要透徹、要清晰,指導思想要正確。如果不正確的話你的探索肯定會不斷製造出問題,或者是內在的衝突。只有你在包容所有對立面、包容所有觀點、包容所有意識層次的基礎上,你才能找到一個世間和出世間的結合點、或平衡點。那就是靈性和物質不是對立的,它是個統一體。物質(生活)裡面也體現著靈性,靈性(生活)裡面也包含著物質,關鍵點就在於你怎麼去平衡這兩者,找到它們的相通之處。只有在找到這兩者的相通之處的情況下,你才能夠有意識地把你的物質生活、就是你現在的生活納入到當下的體驗當中。


通過當下的一個完整體驗你就可以去瞭解事物的真相,就可以去探索本質,即空性的本質。如果你要獲得那種心靈的圓滿,或者靈性上的圓滿,那你思想上是首先要達到一個圓滿的。也就是對世界的一個完整認知,這也是來自於你對自我的一個完整認知。也就是說如果你能接納你所有的面向,不管你喜歡的還是不喜歡的、你擅長的還是不擅長的,你都能夠接納,能夠把它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那你就可以將它融為一體。在完整地接納當中你就獲得了一個完整的自我意識,當你是完整的,你看到的生活,你看到的世界它也是完整的。所以它也是你真正進入實修狀態的一個前提條件。


那你是如何看待這個所謂:“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這個本體的呢?


學生:我現在感覺到的是內在的恐懼和自卑是本來就不存在的東西,而這個“不存在”就是背後“存在”的一種形式。如果說我認為有一個“存在”的話,就是一個有的執著,如果有一個“不存在”存在,那就是我頭腦中立的一個“有”。我覺得這個地方很難用語言來表示,但我感受到一個東西,就是我本身追求的任何東西,我自己內心的感受…或者說我內心最深刻的體驗就是我要戰勝我內心深處的自卑,可能我覺得這件事做不好,我就很自卑,自卑又更害怕做不好。後來我發現我突破的點在於,我發現背後的那個“我”根本就是不存在的。所以當這個“我”不存在時就沒有一個可害怕的對象,也沒有一個害怕的主體,害怕的人。你說有一個存在但是那個存在是什麼?無法用語言去表達,我覺得就是一個“不生不滅”的存在。就是本身就存在、本來的自己、自然而然不加頭腦和妄想去分別的那個存在。


Y:就是一個本來如是的一個狀態。就是它不會有任何改變的、不會附加在任何生滅現象當中的本來如是、如如不動的一個東西。當然在你表述它為一個東西的時候,它又產生了一個相對的東西,所以在根本上它是無法用語言去準確描述的。因為語言的東西它總是會製造一個對立的概念,那當你用頭腦想去抓住一個從概念裡面創造的一個東西的時候,其實它還是一個概念。也就是這個概念並不是那個不生不滅的、或者你怎麼稱呼它都可以的一個本體。如果你從有的角度去看它,但是你找不到所謂一個有的東西存在;如果你是從一個無的角度去看它,那你不會找到任何一個所謂無的東西。你不可能把它想像成為一個什麼都不是、什麼都沒有的一個無,因為那樣也是從概念裡面延伸出來相對於有的一個狀態。所以如果用語言來描述的話,它可能更接近於非有非無的狀態,它既不是有也不是無,當然它也不是既有既無那種狀態,因為這還是一種頭腦的分別產生的一個概念。很多時候我們在對一個事物認識的時候是從一個概念出發,然後通過推理和想像來形塑這個東西。但是如果這個東西並不存在於頭腦的想像和推理之內的話,那你怎麼可能去確立它呢?

 

所以這個東西確實是無法簡單地用一個語言或者概念來確立的,但你又不能說它是“不存在”,因為這個東西是可以體驗的,就好像我們可以體驗物質世界一樣,它也可以成為你內在很真實的一個體驗。所以關鍵的問題就在於怎麼去認出它、怎麼去達到它。那既然它不是有的一個對立面,那它肯定也不是物質世界的一個對立面,如果你把物質世界當成一個有,那它的對立面應該是一個虛無的東西,就是不存在的。但其實它不是存在於對立裡面的一個關係,它要麼是絶對的,要麼是從來都不存在的。那如果它是絶對的,意味著整個物質層面也是它的,也是屬於它的。也就是我們所體驗的所有物質層面的二元現象都是不生不滅的。只能用這個邏輯來看待它,如果你說它是物質以外的東西的話,那它就是相對的,那個相對的東西你就可以去尋找得到它。但是當你能夠真正地體驗它的時候,其實你會發現它不在你的感官知覺之內,你一但使用感官知覺它就無法體驗。因為你用感官知覺它仍然是一個相對的東西,當你停止感官知覺的時候你無法去分別它,因為它是一個整體。當你處在整體裡面,你作為一個主體性、它作為一個客體性這兩者是沒有分別的。如果你仍然作為一個主體來認識這個客體的話,那你跟它是一個對立的關係,那這個東西就不是絶對的。既然不是絶對,所謂的“不增不減”就不成立。


它超越了世間的好壞、善惡、美醜、垢淨的分別,它不處於這種分別心當中,它是完全純淨的。在你內在那個最深的地方它是完全純淨的,它不受二元性的污染,如果你能體驗到那個東西,你會發現不管你擁有什麼樣的對錯觀,它都是超然的,它不參與到這些對錯當中。它是永遠不變的,所以它也是不垢不淨的。它即是永恆的,永遠都如是。永遠都如是即是一種不滅的狀態,既然不滅那就沒有一個生的開始。這是無生,所以它是無始無終的。所有的物質、包括我們自己都是處在這個無始無終的本體裡面,這也可以稱為“道”。我們處在道當中,那我們本質就是道,那我們所體驗的這些變化、現象只是它的一個顯現。但是我們體驗的這些變化和現象是依賴於它才能顯現的,也就是所有的事物和現象在本質是沒有自己的自性的。既然沒有自己的自性那它又如何生?那只去推理到這個本體,也就是所有萬事萬物它的本質、本體是一樣的,就是那個不生不滅的東西。這樣我們就可以知道不生不滅是絶對的,我們所體驗到的一切就是不生不滅。所有的分別都是因為我們的感官意識創造出來的一個幻相,它不是真實的一個實相,唯一的實相就是絶對的一元性。甚至連這個一元性這個概念都不存在的一個實相,超越心智的一個實相。


那你覺得在往下的生活和修行當中,如何去更好地把握自己呢?


學生:我覺得現在最主要的問題就是身心和頭腦意識不協調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感覺這個頭腦跳出來太快,我目前能夠察覺的每一次都比它慢,還有就是它比我身體的反應、心靈的反應都要快,讓我沒有時間去調整自己的身體,或者內在心靈的不平衡狀態。調整不好的時候這個心和外部世界的同步、關聯和平衡性就失去了,這樣當我去做事情的時候,總感覺自己跟這個世界、這個當下隔著一個東西,兩者是有脫離的、不平衡的。那麼這個協調性是接下來我需要去重點認識的問題。


Y:嗯,那如何去協調這個身和心之間的平衡和關係呢?就是你需要依賴什麼樣的手段或者技巧來達到這個目的?


R:從我現在的感受來說,我需要先讓自己先慢下來,慢下來之後然後去看破我頭腦的思維。某些地方思維跳得太快,然後去觀察它,或這種思維是錯誤的,然後讓自己不停留在那個思維裡面,不受其影響。還有一個點就是,我認為這個頭腦的干擾是一種存在或者干擾的想法,它本身也是錯誤的。它立了一個有,而這個東西本身是空性的。所以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我觀察我的頭腦思維,然後發現它快的時候我就讓它慢下來,或者它把我帶離這種平衡狀態的時候我要看到這種“我執”。如果是一種目的性追求結果的一種思維,我就不隨這個思維走。還有一種方式就是,不管它存在與不存在,我現在必須要做一件事情,不能安靜下來去觀察它,但是我仍然要去做這一件事情,這些影響本身也是虛妄的東西。只要讓我自己訓練出一種覺知的能力,讓我的心和做事達到一種專注的話,這種專注的力量能夠消解掉那種頭腦的思維對我的抓取。我覺得這也是一種辦法。


 


Y:其實這個最根本的手段就是你要不斷地去覺察。就是那些干擾你的——過去的那些方法,錯誤的、有侷限的、不完整的思維方法你必須要能夠覺察,在覺察的時候它們就會逐漸地減弱對你的影響和支配。通過覺察以後有些東西就會慢慢地消退,頭腦慢慢地消退,它就會失去它原來習以為常的那種慣性。當頭腦消退的時候你的心就會變得活躍,你的心更渴望的東西是一種體驗,心是以感受和直覺為主的。它不同於頭腦是用來做事情的,用來計算和分別的,用來思考的一個工具。只有把你的力量從頭腦收回來,更多的回到心,用心去感受生活、感受生命的鮮活、熱情、喜樂,這樣你的心就會更好地開放。


靈性成長它最終是要關注你的心,而不是頭腦。當你的心能夠關注到這些平常你很少去關注,很少去感受的一些生活細節,那你就有可能超越時間對你的束縛。當你脫離當下的時候你對世界完全是無感的,你不能夠很好地體驗生命整個過程,整個發生。你既然不在當下那你也無法很好地去學習,這種學習就是全方位的,包括你對自我的一種觀察。如果你是活在你的內心當中去體驗事物的話,你的身心肯定是協調的,對細節的把握也是完整的。它知道在什麼時候做出恰當的行動,它有這個內在的智慧。但是當你把這些內在的智慧完全交給頭腦的計劃和算計的時候,那它就容易出現問題。因為這時候你的心是不開放的、是局部的。


你的心完全專注在固定的一個焦點的時候,它不是完全開放的。只有把心放在沒有固定的一個焦點的時候,它對當下所發生的一切,這個一切包括你身心的狀態你是瞭解的,外在的一些情況或者變化、一些感受你也是瞭解的。這樣的瞭解就是一個完整的瞭解。在這種完整的瞭解和學習當中,它就能提升你心靈的敏鋭度、感受力、直覺。這有利於你的心不斷地向外打開,它不再是封閉的,它不再活在你頭腦創造出來的那個小世界裡面。如果你總是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面,那你對外在的無關的東西可能是非常遲鈍的。你不關心其它的東西,也不關心周圍的人、周圍的事,那你心靈其實遲鈍的,這樣就不利於你心靈的成長。



因為我們的心靈最終是要跟整個存在融合在一起,讓我們的心融入到整個道裡面,融入到絶對的一元性裡面。那就等於說我們在生活當中也是一樣的,我們要去打開自己,要去接納。不能說我要去追求一個東西我就必須要抗拒另外一個東西,那就是不接納。或者為了讓自己的小世界不被打擾,我就把其它的世界給屏蔽掉了,那也是一種抗拒。那這種抗拒的結果就是你的心緊縮了,因為當你意識到你的小世界受到侵擾的時候,你就會感到恐懼。但是當你的心完全地向外接納,不再用你的頭腦的固有觀點去分別和評判的時候,顯然這時候你的心就不是緊縮的,它是完全開放的。這樣開放的心就有利於跟整個存在進行一種交換、一種流動。就等於天地的陰陽在你的心裡面流動,在你的心裡面不斷地合一。我們是通過這種內在的合一來達到一個純粹性,來達到一個絶對性,一個與道融合的狀態。所以就是通過不斷地覺察、不斷地去放下那些讓你緊縮的、那些讓你衝突的、那些讓你產生批判的思維,去看清楚它,它是在哪些地方把你限制住了,然後你就把它釋放掉。這樣你就可以回到一個沒有頭腦干擾、沒有思慮的當下狀態。


在當下裡面一切都會自然而然地發生,在當下裡面那個內在的運動它會不斷地擴大。當你的心擴大的時候,會帶給你更多的人生洞見,這個洞見也包括你對靈性成長、對你是誰有一個更深入的洞見。這個洞見就是智慧,高於世間和世俗心態的一種智慧。這個智慧能夠幫助你有一天獲得開悟,能夠讓你立於中道。這個中道的由來就是你內在那些相對的東西、那些衝突的,不管你是認為正面還是負面的、或者陰和陽的,兩種相互衝突的東西最終結合為一個超越於它們的東西。所以這個覺察就是你要不斷去深入的一個手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你可以重新設定你是誰,你就可以重新設定你的世界長什麼樣子。 莫子

嗨,大家好,今天要來跟各位聊一聊走出角色扮演跟掌握角色扮演。我們都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我是最主要的一個基礎。整個世界的中心就是以我來運作的。 那「我」有幾種不同的層次,之前我們有提過小我、高我、超我。那針對這三種不同的我所進行的角色扮演,我們來聊一聊這件事情。為什麼要聊這件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