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9日 星期一

新人類揚升意識:浮華是很難抗拒的東西



雲南大理開悟者Yachak

新人類揚升意識:浮華是很難抗拒的東西 

(2018-11-23)



浮華,意指浮在表面的東西,華麗誘人、熱鬧喧囂、感官刺激、驕奢淫逸、自尊炫耀。這些浮在表面而沒有實質內容的東西,和心理上的空洞和空虛感幾乎是互補的,從一極走到另一極是其必然。浮華會走向空虛,而空虛就需要更多浮華來填補。浮華其實就是一種人心所共有的浮躁心理現象。



我們覺得自己作為普通人不太可能會有那些浮華的生活。但是如果你認真觀察人的世界和心理,大部分人雖然過得不算是浮華的生活,其實也會在內心模仿和渴望浮華。對浮華的渴望暗示通常出現在人最多關注的地方,視線最容易聚焦的地方。通過電影、電視、網絡、媒體的魅力也可以輕易感受它們的無處不在。哪怕看起來是別人的世界,我們也不可能不受其影響。通過被動地認識到世界現象之豐富,也能感受到浮華在感覺器官上的實現。實際上,我們都深受那些未體驗過的浮華生活所引誘,而且是以潛移默化的方式。


這種洗腦的過程就類似於催眠,當我們沉浸於其中的時候,我們忘記了我們自身生活的枯燥和乏味,日復一日的上班、勞碌、吃喝拉撒或者無所事事,也沒有多餘的精力去思考嚴肅的話題。信息化的生活帶來快感和慰藉,至少我們能夠去尋找某種注意力的轉移來擺脫現實的貧乏感。或許不是出於渴望某種生活方式,而是通過接觸各式各樣的體驗讓人感覺放鬆提神,通過歡笑和淚水的激盪可以在自己身上實現某種情感記憶的復甦,讓自己不至於顯得如此寂寞和無趣。大部分人追求的其實就是慰藉和打發時間。


但是總有些時候會不經誘惑產生渴望。這種渴望強烈的時候就變成了追逐名人和崇拜偶像,因為越是這樣做就感覺越和自己心目中的浮華理想更貼近。每個人都有在內心塑造理想自我的需求,但是浮華理想卻是以表面風光的方式首先接納的。或者成為一個百無聊賴的潮流跟風者,看到社會上什麼熱鬧、關注的人多就去附庸,也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對自己有什麼特別意義。這樣的人也屬於大眾心理的一部分。


這種浮華需求也體現在對生活方式的追求上,比如越高端越有品味,購物越多越顯得充實。也不一定非是實用或個人必要,只要可以隨意揮霍就會帶來快感和自尊。旅遊也是一種奇怪的大眾化生活方式,哪裡熱鬧越往哪裡去。彷彿是因為熱鬧而不是要放鬆心情。


在國內除了那些相對落後的地區,你會發現難有一個淳樸自然、不被浮華侵襲的地方,大城市的氣息浮躁而混雜,充滿規則和野心。小城鎮滿足於苟且的平庸,吃喝玩樂但又羡慕有錢人,也算是一種粗糙的浮華生活方式。而其實小城鎮的世人心態基本都來自大城市的影響。


無處不在的浮華現象和物質的快速發展有關,在物質化的今天,幾乎沒有人可以完全離開浮華的生活方式。因為我們已經很難離開電腦、手機、多媒體這些東西,所以也不可能一點不受其洗腦和誘惑。不過有利的一面是通過這些不同程度的浮華體驗,也可以瞭解過去可能需要好幾生才能瞭解完的人世生活。通過科技手段,意識的增長大大加快,可以更快地進行溝通、瞭解收集信息、創造社會價值。讓人的意識不必拘泥過去需要親傳或書籍文字的單一方式。


 


雖然最終這種高度運轉的生活方式會導致人心因過度使用而進入集體休眠。如同科幻猜想的那樣,這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宇宙本身就是一個封閉的能量系統,活動過載的時候就會導致自動關機。


 


為什麼現在很多的靈性圈子也不得不採取浮華的方式,來“誘導”人們走向靈性的成長。因為人心在過度依賴物質化手段的今天,沒有浮華幾乎就沒有生存下去的可能性,不被普遍規則接納幾乎就有一種不存在的恐懼。所以那些在靈性達到一定高度或似乎有一定高度的人,也不得不先滿足人心的浮華需求,可以說是一種與時共進,也可以說是一種妥協。比如滿足人對財富、感情、工作、關係等等渴望,或者用高學費、學歷資質來證明靈性課程的高價值或珍貴性。


 


追求靈性導師也可能帶入一種浮華的方式。名氣、學生眾多似乎是代表一個人的成就象徵,最好有神通、道貌岸然、散發出慈愛的光芒、強大的氣場影響力等等。這種膜拜心理更不用說一到特殊時間就向寺廟蜂擁而去的人潮了。於是不可避免地,這些表面東西就很容易被騙子利用去了。當然不是所有導師都是如此,也同樣存在有影響力和不為人知的兩種極端。


只要不是一個苦行僧,沒有人願意過上貧窮的生活。生活也不一定非要貧窮、事與願違才能更靈性。但把財富和個人小幸運當做一種靈性成就來驕傲又是另一回事了,就比如一個和尚很為擁有一輛豪車的福報自得一樣。如果你去聆聽這個世界最有智慧和靈性的人的教導,比如佛陀、耶穌、克里希納、老子、美赫巴巴等,你會發現他們幾乎把浮華的生活方式當做仇敵,把人世間的種種物慾追求看成火宅裡的遊戲,沙灘上堆砌堡壘,在刀刃上舔蜜。世間一切體驗如夢如幻,但是浮華卻格外容易讓人著迷墮落。每個人在內心深處知道這是真理,你無法否認它。但是現實當中卻不一定做得到。


社會的整體進步也許會帶來某種暫時的物質和精神平衡,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真理實現。在過去的大師裡面,既有國王也有乞丐,既有貴族也有平民。但無一不是視世間的財富和糞土等同,這不是道德清高的原因,而是拋開假象後的真實體驗。認識到浮華是空洞的一種存在方式,也是綁住靈魂的迷網,通過它靈魂將一無所獲。身為國王不覺得自己擁有什麼,身為乞丐不覺得一無所有,這就是真知帶來的力量。


人人都不同程度地渴望開悟和解脫,但是一但開悟,你將發現那是很自然樸素的存在方式,你甚至都不會再有任何浮華的想法和需求。因為你不再覺得空虛和寂寞,但不表現為你將遠離一切,只是它們因你的存在改變而變成了另外一種意義。描述和體驗是不太一樣的,如果一個人認為自己得到了“開悟”或“解脫”這樣一個東西,那他顯然還是沒有真正達到,仍然有一種浮華的概念在困住他。


因為人的意識習慣了浮華,所以主觀地認為當“開悟”或“解脫”來臨的時候會有神奇的事件或自我尊貴感受。不僅沒有,甚至於因為心和心所的消亡,所有的愛慾、高下、尊卑都失去了作用。愛慾是束縛,如果束縛解除了,對快樂的感受也將缺乏參照,甚至不再是一種快樂。高下和尊卑其實也是一種浮華的概念。因為沒有愛慾之誘,你會多了很多的踏實和平和。



摩耶是一切浮華生活的最主要依賴力量。所謂摩耶就是把重要的當做不重要的,不重要的當做重要的。比如世人把肉體生活當做重要,而把靈性生活當做不重要的。或者把不存在的意義賦予意義也是摩耶的功能,比如當世間財物賦予不同價值,把永恆的實在賦予無價值,把看得見的表相當做存在,把看不見的實在當做不存在等等,都是摩耶的性質。


 

摩耶在佛典裡面叫做無始無明,和無始本源相反,一個是實在,一個是實在的影子。所以如果實在是無限永恆的,其影子也是無限永恆的,這就是為何它所製造的浮華生活是難以抗拒的,它是永無止境的,是用來對抗實在真理的東西。除非選擇實在真理,一個人將不可能逃離其羅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你可以重新設定你是誰,你就可以重新設定你的世界長什麼樣子。 莫子

嗨,大家好,今天要來跟各位聊一聊走出角色扮演跟掌握角色扮演。我們都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我是最主要的一個基礎。整個世界的中心就是以我來運作的。 那「我」有幾種不同的層次,之前我們有提過小我、高我、超我。那針對這三種不同的我所進行的角色扮演,我們來聊一聊這件事情。為什麼要聊這件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