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0日 星期一

揚升:入門的方式



雲南大理開悟者Yachak

新人類揚升意識

揚升:入門的方式

 (2018-08-26)


不同人因為過去的因緣,有不同的入門方式,所以無法千篇一律套用到每個人身上。只能從個人的喜好和傾向來大致分辨自己適合什麼方式。方式只是索引而非內容,內容的重點還在於釋放身心的各種束縛和制約。同樣,字面意義也不是重點,從文字中獲得個人性的啟發才是學習的本質。


通過了解內在的渴望和需求,才會展開你的入門之旅。如果身體上有很多制約,那就需要從身體訓練開始;情感有很多制約,需要從療癒、釋放開始;思想有很多制約,需要從內觀過程開始。如果沒有制約,那就直達心性,直心做道場。


入門可簡單分為兩個階段,理上的入門,解脫的入門。理上的入門是道理上的,如何開始、如何完善、如何成就。解脫的入門是體證上的,從這裡開始就是增長智慧、解脫煩惱、臻至圓滿。理上的入門還需配合實際的體驗,方法是有一定必要的。解脫的入門是無法之法,任何方法都有可能變成一種新的制約,或者說沒有制約就沒有方法。正應了那句話,大道至簡,道法自然


不同的階段需要不同的方法,既是實踐檢驗真理的必要,也是針對不同制約所需的“手段”。有時候,可利用的知識資源較多,但也容易受制於概念和經驗差異的束縛。了解得多並不代表懂得就多,真正的懂得反而需要放下很多不必要的“學問”。


傳統的修學經驗是個大倉庫,有利也有弊。利在於能夠多方式、多系統、多細節地學習真理;弊在於把簡單的真理複雜化,真理是絕對超越言思、超越心智經驗、難以描述的。僅就這一點,就應該放棄試圖通過理論和外在形式來達到真理的意圖。更重要一點,真理離我們很近、很單純。頭腦卻創造出複雜和距離。


擅長身體修煉的,敏感度很高,能夠覺知一般人覺知不到的事物,能感應到一些非物理層面的現像。但是如果缺乏必要的系統學習,沒有理上的通達,往往會把自己弄得神經兮兮、過度敏感,分不清現實虛幻。“察淵者不祥”,了解太多秘密不一定是好事。一個了解本質的人更願意讓事情自然發生,不試圖影響和改變它。


所以,無論是從“理”入手,還是從“體驗”入手,最終這兩者必然會融合為一。慧定一如,才有可能走向真知。智慧是理論結合體驗,契入真理的結果;而“定”是心止的妙用,有止就會升起覺照,有止有照才是正定。


入門是一個反反覆覆學習的過程,如同一個小學生剛開始需要去背“加減乘除”法則一樣。一旦真正熟透,甚至無需經過思考和推理的過程。靈性的入門也是如此,知識需要不斷地內化為一種實在經驗,才能抵消原有的心智模式。只要限制的模式還在,認知就缺乏深刻度和敏銳度,就必然形成重復性的體驗和影響。


表面看這像是一種前進和倒退的曲折,但和鳥兒在天空中的飛行軌跡相似,入門的行走痕跡可能一遍遍被重新覆蓋,你既不能說沒有存在過,也不能說真的存在。道路其實是根據個人的內在制約而存在的,不斷耗盡內在制約就等同道路,不管自己當前處在哪個位置。


就理上入門而言,不僅理上要基本明白、通透,在實際經驗上還要能夠完全做主,懂得如何運用。不為外境和心中迷情妄想所牽,達到初步的心一境性,才算是靈性上有所成就。靈性成就是一種綜合性的內心修養,而非簡單地熟練技巧。


禪是一種心不滯留過去、現在、未來的自由狀態;定則是心的平定、止觀擁有覺性的狀態。有了禪定的基礎才能夠自我了悟,脫離頭腦觀念的禁錮,脫離個人顛倒夢想,以及周圍信息的影響和滲透。


解脫的入門則要求更高,心要如明鏡,一塵不染。舍念沉寂,心不造作,心境一如。理上的通達加上體證的實現,理就變成一種智慧能力。終究而言,解脫制約還是靠智慧的覺悟,擁有了覺悟無明就永遠消失。下一步路,就是去成為一個生活的觀察者,生命的參與者,真相的了悟者。與生俱來的煩惱需要通過了悟真相而解脫。


一個人可能沒有經歷過什麼禪定的修煉而達到入門,其因緣和過去已經達到的成就有關。在其入門那一刻,所有禪定階段瞬間通過。但是一般情況下,人是不會一下從山腳升到山頂的,必然有個逐步體驗的過程。


禪定的下一階段需要依靠更多的能量提升逐漸轉變身體的四大,影響身體的本能狀態,比如身體的性欲、憤怒、各種習氣上癮。對人身來說,“財色名食睡”的愛欲其實是一種根深蒂固的習性,這些愛欲讓一個人難以打破“身見”,超越身體意識。


其次要達到一種全身氣脈暢通、肉體喜樂的狀態。這是進一步的靈性成就,在這種身心狀態下,心能夠離開身體,並擁有獨立的靈性知覺。這是不同於身體的“精身體”。



要放下身見,人的感官功能都可以用作一種入門的訓練。比如眼睛,要學習的入門訓練就是不黏附,視若無睹、向內觀照。這種方法可以用在觀看外境、文字、影像時訓練。同樣耳朵可以通過聽音來入門,體會聲音的因緣結合,一直聽入聲音的無生滅之處為止。這種方法可以用在嘈雜的環境訓練,可用來打破對聲音的執取和排斥。鼻子可以練習呼吸,從觀呼吸開始,通過呼吸控制來吸收普拉那能量。舌頭可以掌握“舌鎖術”,當能量上升到大腦的時候。身體可以靜坐、行禪、練習瑜伽。


從意識來入門是個更直接的方法,通過培養覺知能力,不斷去認知、憶起、質詢真我,通過憶起和質詢而破掉妄我的種種無意識衝動。亦如禪宗之道,讓頭腦專注在一個無法思考的問題上面,或創造一個類似情境,讓頭腦的經驗無法發揮而“崩潰”,從而讓覺性現前。只要覺性現前,意識就會成為一個觀察者,從頭腦的架構中脫離出來。


頭腦意識後面有個中心,被稱為“頭腦的家”,是能夠對感官作用產生自我意識的地方。所謂自我意識其實是心智的種種固有架構。對這些固有架構的認同帶來自我存在感,它是因生活現實而產生的角色需要。自我意識也是頭腦的附著物,頭腦停止,自我意識就不起作用。在這裡,意識既可以認同頭腦和感官作用而形成自我,也可以成為一個觀察者而獨立存在。


觀察者不是一個人,而是更廣大的意識。在其後面還有一個更廣袤的空間,意識不對外觀察就會融入其中。最後的落地處是心,心既可以是真心也可以是妄心,妄心是被各種印像、經驗、造作覆蓋的心。人的無意識行為受其操控。讓這些厚重覆蓋淨化的心是散發出光明的心,這被視為心中心、神聖之心、如來藏。妄心看似有個自我其實並無主宰者,真心看似無我其實有個主宰。


內在光明的綻放就是真心的釋放,如果妄心是混亂、是痛苦、是憤怒、是輪回,那真心就是慈悲、真愛、喜樂和解脫。有時候我們也可以暫時回到真心,通過純潔心靈、無私服務、臣服奉愛的方式。但是唯有入門才可能永遠駐足這個地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你可以重新設定你是誰,你就可以重新設定你的世界長什麼樣子。 莫子

嗨,大家好,今天要來跟各位聊一聊走出角色扮演跟掌握角色扮演。我們都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我是最主要的一個基礎。整個世界的中心就是以我來運作的。 那「我」有幾種不同的層次,之前我們有提過小我、高我、超我。那針對這三種不同的我所進行的角色扮演,我們來聊一聊這件事情。為什麼要聊這件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