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大理開悟者Yachak。
禪室問答錄:奉愛與超然。
2022-03-06。
文字整理:行果。
學生:
老師,我身邊有幾位朋友都有一種“拯救者人格”,他們好像總是習慣在關係中扮演一個去拯救對方的角色,或者總是進入拯救與被拯救這種模式的關係中,這是一種怎樣的業力或者心智模式?
Yachak:
“拯救者”和“犧牲者”是兩個相對立的人格模式,但它們是一體兩面,所以一個“拯救者”的內心肯定存在一個“犧牲者”,“拯救者”是直線的思維,“犧牲者”是曲線的思維。當你不能扮演一個拯救者,就會去扮演犧牲者;當你不能扮演犧牲者時,又會去扮演一個拯救者。所以它們的性質從根本上是一樣的,就是在扮演“拯救”和“犧牲”的角色中獲得某種心理滿足,所以動機來自“自我”的需求。在拯救與犧牲中自我意識可以擴展,這種擴展能超越目前的簡單自我形式,消融邊界。這是最深層的心理動機,但是在關係當中這個動機容易變成個人意志的擴張和壓抑,你的拯救與犧牲中還是帶有“條件”的:比如犧牲可能是為了讓對方完全被你所支配,或者給你一個能滿足你心理需求的回應;拯救是為了獲得他對你的愛。通過拯救能讓人獲得愛的滿足。
這種基於自我需求的心理,它和我們扮演任何其它角色是一樣的,只是可能看起來很靈性——你願意去拯救、去犧牲,但這是帶著自我意圖的。有時你完全意識不到這是一種自我意圖,以及它背後的動機,因為它是一個潛在因素而非表面的,你覺得這個人很可憐才去拯救他,你認為這是來自你的同情心在發揮作用。但其實這也是你內在的潛在需求——需要通過拯救行為來獲得自我肯定、獲得尊重和認可、證實自己有能力、內心有愛,有靈性等等。我不是說拯救和犧牲在關係當中是毫無意義的,它的本質是中性的,但是我們的心智模式會扭曲它的本質,變成一種個人意志的強加行為。所以當你試圖去扮演拯救者,不能只看到表面發生的行為,更要看到內在潛在的動機。如果看清了,也許你就不會刻意扮演這種角色了,又或者在扮演角色時不再把自己認同為一個拯救者或犧牲者,你會去平衡這兩者。所以,如果你要讓關係更和諧有益的話你應該扮演的是平衡者,站在平等的基礎上,脫離那種需要同情或委曲求全的心理。
學生:
這種模式的形成是不是代表著某種類型的創傷?因為我感覺有這種人格模式的人其實非常渴望一種“超越性”。
Yachak:
如果你一直很想扮演一個“拯救者”、一個很有能力去給予的人,當這種給予沒有得到充分滿足時,就會通過犧牲來補償這種人格的不完整。比如你很想扮演一個能服務於大眾、給他人帶來很多利益與好處的人,但又發現在外界難以實現,沒有外在條件,你會去選擇一種“犧牲”,你完全忽略自身需求、不再強調它,因為一旦強調自我需求去扮演拯救者又拯救不了,只能把這個需求壓抑住,哪怕去以一種承載痛苦的方式。所以犧牲也被看成一種超越有限自我的方式,但問題在於壓抑不會帶來超越只會帶來更強烈要掌控局面的需求。你因為得不到承認就去否認這個需求,或者認為自己沒有需求,其實它是被壓抑了。你無法擺脫這種循環——想扮演一個偉大的奉愛者卻無法實現,又變成一個壓抑自我需求的犧牲者。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創傷,因為我們內在某些需求沒有得到充分滿足,外在的行為模式就扭曲了。它是自我心理上的不平衡,外在行為就變成了對內在不平衡的一種補償。
但我們不能簡單說這種人格是負面的,有這種人格的人其實還是非常善良有同理心的,他們願意去奉愛和服務,只是沒有意識到這種需求應該以怎樣恰當的方式獲得滿足。他們不了解其中的機制是什麼,他們沒有看到當內在有創傷的時候,外在的所有行為都可能是一種偽裝和不真實,這就造成了矛盾。動機和真正需求的矛盾導致不會有全然的滿足。
學生:
我身邊有這種傾向的人,其實都很有靈性潛質、很有服務精神,有很強的渴望去奉獻,但又好像特別容易被困在某種他們自己創造出的責任、義務或者別人對他們的寄望和需求中。
Yachak:
這是因為在整個服務或奉愛的過程中投射了太多個人情感。所謂“投射情感”是指當你在服務時,把對方看成了一個需要“被服務”的對像,你將他看作是可憐人、一個弱者,所以對他的服務是出於一種同情或可憐。在這種投射中,你對他的幫助是帶有強迫性的,甚至帶有一種迷戀——你很願意去照顧對方,但這帶著一種個人對這個“角色”的迷戀。當你把對方當作一個弱者去照顧,你獲得了心理上的滿足。在這種關係中你投入了太多個人情感,當服務沒有達到期待的結果,或者加重了別人的負擔,制造了關係的糾纏和誤解,整個服務被扭曲了。
當你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投射,就沒有站在平等的關係中看待他人,你忽略了對方的內在需求,只把個人的要求投射給他,如果他沒有達到要求你會感到痛苦,卻又不想表現出痛苦,於是變得壓抑,這段關係就會不誠實。你的初心只是想幫助,這是好的,卻因為個人的情感沒有放到一個合適的觀察位置而過度涉入情境,關係的平衡點被破壞了。比如你持續去關心對方,想讓對方變好,你就會想要把個人的意志和情感強加給他,但對方並不需要或暫時做不到,你又開始扮演一個犧牲者,對方說什麼你都順著他,你不再有自我主張。但這並不是一種真正的幫助和愛的關係,真正的幫助和愛的關係必須要看到到底有沒有關係這個東西?或者說關係是不是意味著一種我和他對立的概念分別?
你必須要看到關係的實質是什麼。在這種關係中你想達到什麼?如果你認識到所有關係都是在對“合一”的需求,認識到自己想要的是一種自由和愛的關係,而不是那種操控和被操控、拯救和被拯救的關係,那關係就很簡單直接了。關係就是消除任何的由自我心智延伸出來的對立感,就是我和他的分別性。不管他是否重要或不重要,是否足夠吸引你的關注,你都要放下這種心理暗示。不然矛盾是永遠化解不了的。因為心理暗示會創造很多假像,關係一旦是一對一的,它就已經分裂了。所以關係的實質是我和我自己的內在關係,因為你要克服的僅僅就是那種心理上的暗示效果。這樣你才能跳出這個角色,不再把自己定義為一個照顧者、奉愛者,這才是真正的奉愛。一旦把自我定義為“角色”,關係就是一對一的,而不是處在一體性當中,它永遠都是分裂的。如果你活在一體性當中,哪怕只在心理上產生認知那你就不需要角色這個概念了,因為當你真實了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真實的,所謂的奉愛者也是不存在的,只有愛存在。這就是一體性。
真正的愛並不是一切都按照自己的想法或某個教條經驗去付出,愛其實是流動的。愛其實也包括對他人自由意志的尊重,哪怕對方的自由意志看起來很幼稚、很孩子氣,你也要尊重他,不刻意替對方做決定。這樣關係中才會沒有支配和控制,沒有高和低,變得真正平等。對你自己而言你也不會過度消耗,因為愛的關係不允許這樣。
學生:
我曾經讀過一本書裡提到了十二個相對立的靈性品質,第十二個品質是“愛與超然的愛”,超然的愛用了CruelLove這個詞來表述,它寫超然的愛裡有時會有一種“殘酷”,就是你知道對方靈魂需要去經歷一些考驗和痛苦,但你必須要讓他去完整經歷這個過程。我們應該怎樣理解“超然的愛”?
Yachak:
所謂的“超然的愛”其實是有智慧的愛,你的愛中應該有一種智慧的洞見,知道“愛”應該在什麼適當的時機施展與呈現,應該保持一個怎樣的“度”,如何契合當下需求,這是需要智慧的。過度的愛是一種“溺愛”,對他人是一種干擾,對自己也是一個傷害。當你有真正的智慧,就會知道對方在什麼時候需要你的愛,知道你的愛應該給到什麼程度。並不是你要壓抑愛,而是懂得如何分享愛。
頭腦很難理解愛背後發生的機制是什麼,事實上愛是不可分割非個人的,愛是宇宙的律法,愛是所有生命誕生背後的原動力。遵從這種律法才能實現個人的自由和滿足,而主觀地劃分愛,把它劃分為普通的愛超然的愛,世俗的愛靈性的愛,小我的愛大我的愛僅僅是頭腦的理解。而能理解愛的只有智慧,但是智慧卻不在頭腦的智力層面,智慧活躍在宇宙法則當中。
這種“智慧”有時看起來是殘酷的,甚至是“冷漠無情”的,因為它遵從的是平衡,它屬於第三種力量。它既非善也非惡,它始終是獨立和超然的。它看問題的角度是整全的,所以當愛裡面有這種智慧,它就能夠從當下最適合的角度去行為,這種恰當的行為就是愛的流動。愛在這個過程當中還是一樣被充分地表達和滿足,沒有對立面的假像就沒有需求的殘缺。當愛被心靈自然地遵從而沒有個人的動機,那就符合宇宙律法,符合我們的本性。
學生:
我上個月做過一個夢,夢見自己一個親人特別渴望一份愛,而我提前看見了她會因為愛遭受巨大的創傷,就拼命阻止她、寸步不離地看著她。但她還是偷偷跑走了,充滿希望和雀躍,兩三天後遍體鱗傷地回來,幾乎要死了,我看到她受苦,心裡特別痛苦。好像有時就是要看著這個靈魂通過這件事來成長,我阻止不了她的進化或者成長,只能看著她。我覺得有智慧的愛好難。
Yachak:
並不是你要達到宇宙的智慧才能去給予愛,我們能夠看到真相就是一種智慧。其實在個人成長中,你要去觀察和學習什麼時候可以恰到好處地給予別人幫助和提醒,還要觀察和了解這個東西是如何發生的。假如對方一定要去經歷這件事,你無法阻止,但還是可以在過程中給予支持。當這件事結束,你可以給他一個反思的機會或者一個點醒。所以在“智慧的愛”中,並不是要拋棄對方,不會因為他的暫時無知和錯誤而急於放棄,這裡面是可以有回旋余地的。假如你無法讓他接受你的建議,當他受到挫折時還是可以提供幫助,這時你的愛、照顧和安慰是非常有價值的,你的每句話、你的智慧觀點對方都會聽進去,他會被你所轉化。
但是你也要明白,智慧是不可模仿的,它不是知識概念,它需要你的心能夠在當下去承載它然後才能釋放它。它是無為而行的。
學生:
這種智慧的愛、理性的愛,是不是並不代表完全沒有個人情感的投射?因為我覺得在成長過程中,很難在一個關係裡做到百分百沒有個人情感的投射。但如果我用智慧去看見那個真相,知道自己應該基於什麼去行動、去表達、去給予支持,就至少可以擺脫由個人情感投射而創造的那個模式。
Yachak:
當然有情感。但當我們涉及到一個重要決策時,不能運用個人情感,哪怕你真的有一種個人情感,你也得放下。你的放下就代表你是有智慧的,不會憑個人情感衝動去行動。哪怕你非常不情願看到這個結果,但還是要超越個人情感才能做到有智慧。否則你就會投射,會做出基於個人需求的行動,這種行動並不會帶來好的結果。所以個人情感在一種智慧的狀態下,會轉化為“無條件的愛”。只要你釋放對對方的執念,不再投射,不再去期待對方來滿足你,或者預設和想像某個尚未發生的結果,不要把情緒的變化認同為愛的變化。認識到愛的本質是不變的,你的個人情感就會變成一種無條件的愛。這樣關係的虛假對立感就消融了,愛就有了自由的空間,當愛有了自由的空間智慧就能發揮作用。
所以這兩者是可以轉化的,關鍵是我們有投射和期待時它就被限制。情感裡是有真愛的,但我們總是加入太多基於個人恐懼產生的要求和期待。所有要求與期待都是恐懼,是害怕得不到、害怕失去自己的控制。當你看清恐懼,期待和要求就會消失;當你接受所有可能性的結果,不管是好是壞,無條件的愛就會升起來。這種無條件之愛是真正在幫助自己,解放自己。這時候需要對別人做什麼的虛假想法就不攻自破。這種愛就是實相的愛而不是投射的愛,實相的愛是超然的愛,是真愛;投射的愛是基於迷戀,是自我對自我崇拜的結果,因為在實相不存在對立面。對立面只存在於二元性的幻相世界。基於個人情感投射的愛一旦得不到滿足,可能就變成一種對關係的逃離和冷漠。
所以我們不是要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而是要把原來投射的愛轉化為無條件之愛,將個人投射的期待完全釋放掉,站在實相的角度去愛就是自然的,這種自然可能在一般人眼裡卻變成超然的。
學生:
老師之前總是提到靈性工作者的“奉愛”,我感覺它可能與世俗和頭腦理解的“奉愛”不太一樣。應該怎麼理解靈性的奉愛,它應該是一種怎樣的狀態?
Yachak:
我們講的“奉愛”並不是指個人的情感,因為你使用個人情感一定會有投射和期待。當你用個人情感奉愛,會把對方假想成為一個需要得到愛和給予的對像。這是不平等的,它有一種對立。假如你的奉愛沒有得到回應,可能就會覺得自己的愛不值得付出,這不是真的奉愛。真正的奉愛不以個人情感投射來達成,是去看到他人需要什麼、不斷幫助他人獲得成長和幸福。這種幫助中沒有投射個人情感與期待,是一種自發行為,當它完成,你沒有任何對結果的執著,只是聽從內心直覺行動而不求回報。
學生:
所以“奉愛”並不是一個我們要去追求的目標或者體驗,而是在靈性成長的道路上自然而然到來、在生活關係裡自然而然發生的,對嗎?
Yachak:
是的。但在自然過程中你要帶著一種覺察,這是有意識的。你不是等待他人來要求你才去奉愛,是帶著一種覺察去生活,去觀察在關係中他人需要什麼,你可以在什麼方面支持對方,但並不是帶著個人意圖去支持,不是為了奉愛而去奉愛。這種行為沒有一個主觀的行為者在參與,它不應該有束縛性。
學生:
我覺得每個人人格特質和表達方式可能不同,比如我自己給予和表達愛可能比較自然,我就順應本性去做這件事。但有些人可能比較內向、或者不是善於表達愛和給予的人,但他們心中依然有那個東西,應該怎麼去理解不同人格特質的人的奉愛呢?
Yachak:
其實當我們談論“奉愛”,它確實不是一個主動行為。有些人會在外在行為上表現得更主動,而有些人比較內斂、不善於表達,但如果你真正要達到奉愛,最重要的是活出那種隨時可以給予愛的狀態。就好像你是一個富有的人,隨時能把自己的財富分享出去。當你活出這樣的存在狀態,別人有需求、有問題時會自動向你靠攏。你會形成自己的磁場,這時奉愛會自動發生,你不需要主動,不一定要通過語言來表達,也許你的存在狀態本身就已經讓他人獲得了一種支持和滿足,這就夠了。
學生:有時我自己在一個充盈和打開的狀態下,會看見周圍人會像磁鐵一樣被吸過來,但可能對方帶著一種個人情感的訴求或者依賴,那我的回應應該如何去調整與把握才不至於把關係變成一種糾纏?
Yachak:
其實他人的需求完全是一種本能,你不能否認這種本能,如果你否認,奉愛的關係就產生不了。關鍵是你要看到這種本能,看清對方可能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真正在需求什麼,你可以去告訴對方他所需要的不是得到別人的同情或建立某種依賴,而是喚醒自己內在的愛,你是作為一個喚醒者在喚醒他內在對愛的覺知,只有這樣他才能真正滿足,變得有力量而不是依賴某個人。如果對方對你帶有個人情感的投射,你需要明確拒絕,要告訴他這是一種個人的投射而不是靈性關係,不能把靈性的愛的表達與幫助變成個人情感需求,否則關係就會扭曲。
學生:
我很怕別人依賴我,有時對依賴我的朋友會忽然表現出一種殘忍或者冷酷,可能人格層面我不喜歡太緊密的關係,過去對他人表現出的依賴,我現在發現自己都處理得不太恰當,我應該如何去平衡?
Yachak:
在你沒有走向靈性道路前,你所有個人特質的呈現都是無意識的。比如你是一個樂於關懷他人的人,這種關懷本身就會變成別人依賴你的借口,因為對方會覺得你有能力去給予關懷。可以無條件的付出是你人格的優點,而這種優點又帶給你一種限制。但當你走向靈性,就該以一種靈性智慧來平衡,要明白你的付出不該影響個人空間與自由,所有外在行為都要服務於自己的靈性成長,你要站在一個平衡的角度優先考慮自己,必須要完全獲得自由的空間、時間和精力。也許這樣看起來是自私的,但這也是為了將來能夠變得更無私。所以有時你可能會傷害別人,但這只是暫時的傷害,並且對他人成長也有幫助,可以讓對方回過頭反省自己的依賴應該控制在什麼程度,你需要打破他人對你過度依賴的幻想。
當你成長到一定階段,能穩定地整合人格、控制人格,就可以充分發揮人格特質的優勢去提供關懷,而不是一味滿足他人的期待。真正的幫助不是滿足期待,而是讓對方看到真相和自己的問題,一旦他能看到內在的問題,就會找到內在的力量。讓他去尋找和覺醒自己內在的力量源頭。這才是恰當的靈性幫助。
學生:
可能就是因為現在自己的內在力量還不夠,一旦被別人依賴和需求,我就想維護自己的空間,不然會有被消耗的感覺。
Yachak:
要真正成為一個靈性服務者,心靈必須要變得強大和穩定,讓力量可以源源不斷生發出來,要站在你的靈性智慧裡面,這樣才能做靈性工作,否則就有可能被過度地消耗。就像點蠟燭,你把別人點亮自己卻熄滅了。在沒有學習靈性前你是沒有這種能力的,你對他人的照顧完全出自一種本能,它一定會消耗的。當你的力量變得強大和穩定,你的給予才是源源不斷的,不會被過度消耗,因為智慧在照看一切,讓你表達的是一種流動的愛而不是固化的行為模式。所以只能通過不斷修正自己的習慣模式來達到非常穩定和流動的狀態。有時候我們內在的反應模式也是容易消耗的原因,比如我們對一些依賴和打擾的抗拒情緒,也可能變成一種限制行為。所以要擴展到成熟自由的愛,首先需要解除內在的限制心理,不能因為過去的“創傷”而抽離自己的情感,而是要勇敢地在當下釋放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