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0日 星期日

禪室問答錄:真正的親密。







雲南大理開悟者Yachak。

禪室問答錄:真正的親密。

2022/04/05。

文字整理:行果、小榕。


 


學生:

我忘了有一次是愣神還是什麼,忽然覺得時間和空間都被打破了,過去、現在和未來不再是線性的,那一刻回到現實後我感覺很安寧,情緒和迷惘都沒有了,會覺得那才是真正的我,那一瞬間接收的信息是頭腦沒法接觸的,當下我覺得人的身體就像一個牢籠,這個體驗打破了我很多界限和感知。但從那種體驗裡落回來,我又掉入了三維的狀態。


 


Yachak:

是什麼把你拉回了三維世界?




學生:

可能是業力。




Yachak:

業力從哪裡來?




學生:

可能是以前的很多事,這一生每一刻和人的接觸,哪怕不接觸好像自然也會有業力,還有我的頭腦。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正確?




Yachak:

當然是你過去的行為、思想、欲望和情感。但我們每個人都有業力,都會積累一大堆印像,但不是所有印像都會把你拉下去,業力有輕有重、有善有惡。假如你特別痛苦和受限,可能是一個很深的惡業,你能接受這一點嗎?




學生:

我現在就是沒法看清和接受這一點,才會來到您身邊。




Yachak:

在這個當下你能接受你的命運嗎?必須要做一個選擇,要麼接受,要麼永遠抗爭,要麼沉浸在情緒中。如果要轉變首先得看到這一點——你今天所承受的一切都來自過去。不一定是很大的惡業,但也許就是一個很深的、情感上的執著。


 


學生:

我覺得自己很想放下,但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抓住不放。




Yachak:

因為你沒有看到自己在執著,沒有看到執著是一種受苦。你以為失去他你才會受苦,實際在你害怕失去的時候你已經在受苦了。假如這是你的宿命和命運,你要怎麼擺脫它?是緊緊抓住這個人不放還是抱有一種幻想?幻想假如這個關係被你重新掌控,你就變得快樂。假如還有這種幻想,你就沒辦法放下執著。要看到不管得到還是失去全是你個人的想法,假如這個東西從不屬於你,那你再努力再執著,他也不會留下來、不會為你所掌控。




我們的執著和執念其實來自於對愛的渴望。如果你去追尋愛,發現它很無常,不會永遠不變。即便生活在一起,也會變;即便兩個人感情很好,但十年、二十年後也會變淡,最初的激情和狂熱沒有了。所以如果你追求一個短暫、無常的東西,想留住它,就得受苦。它是一場夢,不管是好夢還是噩夢,終究是一場夢。當你為這個夢變得悲喜無常的時候,已經失去了愛的真相。真相是什麼?其實你不需要追尋,你所渴望的、追尋的愛都在你心裡。就像你前面講的,你可以進入一個沒有時間、空間的永恆實相,它一直都在你心裡。那裡不僅有和平,也有愛,也有永不分離,這才是你真正想要的,而不是外在的某個人、某段關係。所以我們找來找去,就是尋找我們自己。如果找不到自己,我們就永遠受苦。




你永遠希望外在有人來滿足你,但你發現這是如此無常,他永遠無法讓你獲得全然的滿足。因為他也很飢渴、很缺愛,他也在尋找愛、也渴望別人來給予他,他也陷在自己的命運中。你想像一下:每個人都活在命運和業力中,一個人來到世界會跟多少人產生關係、產生情感上的糾纏,光是看到這一點你就會非常悲傷、非常沮喪。你發現這個世界沒有一個人屬於你。你喜歡的人可能屬於很多人,你自己也是,你怎麼去占有一個人?他屬於很多人,有很多情感要償還。這種故事是如此短暫,過不了多久你發現自己又和另一個人連接上,像電影一樣一段一段,這其中哪有好結局和壞結局?就是一個故事,故事講完電影就結束了。既然是故事,何必沉浸在裡面?你要像看一個故事那樣看自己的人生,不管是喜還是悲,都是一個故事,講完了你就永遠和它告別了。電影結束,你還沉浸在劇情中,不覺得失去了當下的美好嗎?結束就拋棄它,擁抱當下,也許一種新的關係、新的成長就進入了你的生命。全然擁抱它,不要活在過去,擁抱新的人和新的故事。




假如我們在這個世界只活幾十年,能演繹的故事也就那麼幾個。所以把握好當下,過去就讓它過去。有時我們無法看清過去發生了什麼,但其實不重要,過去的無明中你總是會傷害人、也會被人傷害,這是老調重彈的故事,因為你無法把握命運,它是一個輪迴。假如你過去欠他,今生他就會來討債;假如你過去在感情上讓他受苦,那今生你就得償還這種受苦。但在這個當下,你可以充分選擇,只要認識到這種輪迴沒有意義,就可以結束。但你如果抱著過去不放,它就永不結束,延續到下一生,這種情感模式反反復復,你和這個人的糾纏永遠不會斷開。也許你說:這種糾纏就是愛。這是錯覺,哪裡有愛?互相折磨和傷害不是愛。這不會讓你幸福,不值得你去受苦。要更勇敢一點,只要讓你受苦的就永遠結束它,不要遺憾和惋惜,這種人和故事不值得你為它受苦。




活出真實的自己才能找到真愛,假如你活在殘缺的狀態,真愛不會出現。必須要讓自己完整,不再自憐、不沉浸在過去。這樣你的心圓滿了,就會找到真愛。當你的心圓滿,遇到的就是一個真正給你真愛的人;而當你殘缺,遇到的人也是殘缺的。所以你為什麼來這裡?就是要尋找一個讓心變圓滿的機會,你知道它一定會存在,如果你不相信就不會來這裡。但為了達到新生,你必須勇敢和過去完全了斷。


 


學生:

我似乎總是被帶回過去的執著裡,不知道自己在害怕什麼,好像總是去抓,也不知道抓來的是什麼。我覺得自己在消耗,拿不起放不下,想要往前,但到了這一步又會有很大的卡點,但好像拖不過去的話,又會真的掉回一個新的、痛苦的輪迴裡。


 


Yachak:

不是說過去的體驗一點美好都沒有,當然有美好,但它非常短暫,可能就是因為這些美好讓你奮不顧身和放不下。要對過去做總結也許需要一點時間,不用太著急。你可以換一個環境生活一段時間,等情緒不再那麼沉重時再去總結它,看自己到底得到什麼、失去什麼,有什麼真相還沒有看清楚。


 


學生:

我覺得我得到的是:因為這樣一段感情,讓我有想要往前走、想要覺醒的動力,但其實我真的很多自我消耗、也消耗別人,然後這一切有很多自己的悲傷、低落、憂郁,像河裡的淤泥一樣。我看似是抓住那樣一個人,但其實是這個人引發了很多欲望,就是渴望愛、渴望得到什麼的欲望,很多小我的私欲。不管快樂還是悲傷,在我清醒的時候,都覺得有點受苦。


 


Yachak:

其實你已經發現了,所有問題都跟別人無關,是你自己和自己的關係。當你想去抓取、渴望得到很多愛和關心的時候,其實只是在告訴你:你對自己的愛和關心還不夠,你不懂得怎麼去愛和關心自己。


 


學生:

對,我對自己的評判和對立面特別多。很多時候都沒有接納我自己,我想我都不接納自己,又怎麼接納別人?怎麼付出自己?我沒有所謂的圓滿,我覺得圓滿可能是好的一面、陰暗的一面都能看到,都能去活出來。




Yachak:

當我說接納自己,你站在什麼角度?事實上你沒有站在正確的角度,你還是站在頭腦中,站在所謂道德、正面積極的一面去接納自己所謂的負面、消極、自私的一面。首先,你的心本來就是圓滿的,你要接受這個真相,所有東西才能進來,為什麼?因為你所有的缺點、小我習性只是來自過去的習慣,當你在輪迴中不了解本性時,小我就會滋長習性,產生好壞分別、各種評判、糾纏和得失的體會。但其實我們的本性永遠不受污染,你的小我並不屬於它,不代表真正的你。不管你受過多少苦、犯過多少錯、多麼自私,這些不是你。你必須接受這個真相,才能真正做到接納自己。如果你站在一個道德標準來接納自己,這不是接納,還是有評判。你所謂的“接納”只是去認同它是不好的、對自己有影響和誤導的,這是被迫接納,是一種頭腦的接納。當你看見本性永遠純淨而不受污染,那你的善與惡有什麼關係?它只是一種生命的體驗。


 


一個人在無數輪迴中不可能只做好事,不可能永遠善良、符合大眾道德標準。所以這不是你的錯,錯在你對它的相信。當你相信這些東西有好壞善惡,你就被迫學習接納。但這不是真的接納。真的接納就是相信本性的純淨無瑕,站在本性中,這些是幻相是故事。你如何看待故事?如何看待你扮演的角色?它就是一個角色。當你把自己看作一個角色,還有什麼值得受苦?值得去悲哀和傷痛?既然只是角色,而你是真正的導演,你就可以換一個角色,一念之間。看起來很困難?這是因為你站在角色中去選擇,本來這個角色已經是注定而固定的,你說自己想換一個別的角色,怎麼可能?在整個戲劇中你都是被安排的,在舞台上你不能自主,不能選擇,別人也不願意。所以不能站在角色的角度看自己,要站在本性中,當你去看那個角色就會認同它,它永遠是殘缺和固定的。當你相信本性的力量,命運就可以改變,我們不要站在角色中去改變命運,我們是被設計的,改變不了任何事。


 


想像一下:當你看到自己的所有人格面向、小我面向,到底誰在看這一切?觀看者是不是跟你的人格、小我模式完全不同,否則怎麼能看見?假如我看見這些東西,就代表我與它不一樣。假如我看到頭腦的負面模式,就表示我與負面不同。這個“看”就是你的本性,從未離開過你,你看到你的情緒、念頭和自己的受苦,就發現這個“看”和這些念頭、受苦是不同的,所以才能看得到。因此你出現任何念頭和情緒的受苦時,就看它,你已經擺脫它了。當你認同念頭是自己的,跟它拉不開,就與它混合在一起了,很難脫離出來,會不由自主的沉浸其中。而當情緒一來,你透過“看”不與之認同,就代表你站在本性中,這些情緒就會得到轉化。一旦你認同情緒、認同頭腦,它就會不斷地編故事,不斷創造劇情。如果你想擺脫它們,就保持作為一個“看者”,一個中立的、沒有任何情緒的看者,直到它完全消失。你不評判、不認同、不追求也不排斥,像觀看一場戲劇。這時你發現,它就像一個幻相,忽然就消失了。而你不看它時,它顯得無比真實,它會充當主角,其實你的本性才是主角。如果喪失了本性的立場,你會認同小我、念頭、思想、受苦,這些全是幻覺。


 


學生:

可我感覺那個過程很快,很快去貼上去了。




Yachak:

所以你從現在開始就要訓練這種“看”,不跟著情緒跑,堅持一兩天就會有改變。因為你從來不看它,所以它一出現你就跟著跑,又回到過去的模式,回到你的命運。你要靜靜地看,不進入情緒、不進入思想和念頭,你是中立者,你不會參與戲劇,你只是觀看而不評判它的好壞,只是觀察並透過觀察來學習和成長,進而了解自己的模式。要明白這種模式不能代表你,它是過去的習慣,當你從來不作為一個觀察者去看它,就會把它認同為你的本性,那就上當了。




真正的療癒是什麼?就是找到真我、找到本性。當你成為“看者”,就立足在本性中,你就開始療癒自己了。在幻相中有什麼需要療癒的嗎?沒有。全是一場夢、一場戲劇,頭腦創造的戲劇,有什麼需要療癒?你從夢中醒來,不管它是怎樣的夢,你都會一笑了之,因為知道它是假的。但如果你沒有醒過來,就會把夢當作真實,把夢中的世界看得重要,其實這是頭腦製造出的幻相。如果能在夢中保持清醒的意識,知道在做夢,就不會害怕任何東西、也沒有悲傷,因為你知道全是幻覺。


 


就像看一群小孩在玩遊戲,因為你心中有很多小孩,相互吵鬧、打架、謾罵,你看到一群小孩玩遊戲會怎麼做?他們把這個遊戲看得很真,他們扮演角色,但大人不會為遊戲認真和執著,因為他知道是一場遊戲。所以我們應該像一個大人去看待內心的念頭和思想的衝突,好像內在有無數個小孩相互爭論、相互扮演角色。如果你發現遊戲是自己創造的,那你可以創造一個美好的夢,你想要喜樂、想要愛,當下就可以創造。你是造物主,可以創造一切。


 


要更多相信心的感受,快樂與愛是由心創造的,不是靠頭腦。頭腦會反對這一切,頭腦會說我所經歷的不是現實嗎?我很痛苦啊?我怎麼可能創造一種喜樂和愛呢?頭腦永遠是這樣,它是懷疑主義者,對一切都不相信,不相信奇跡只相信受苦,頭腦是受限的。當你相信心,處理任何問題時去創造你的實相,不靠頭腦、不靠想像,是你的心願意在當下就活出那個狀態。你認為此岸與彼岸是兩個東西,但此岸就是彼岸,解脫就在輪迴中,它像一只手,你把它翻過來就是了,痛苦和快樂是一體兩面,輪迴和解脫也是一體兩面。只要相信心的力量,當下可以創造它,你就解脫了。不要相信頭腦,它不理解心,它只是收集經驗和信息的工具,像一台電腦不停播放過去的東西,但它對真理一無所知。心才能感受真理,因為心活在當下,沒有時間與空間,心活在永恆和萬事萬物中。不要被表面的情緒欺騙,情緒不代表心,它背後還是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東西,那就是心。當你的心很平靜,會感覺所有問題都消失了,不是真正的問題;而心不平靜時,會產生無數的問題。那個唯一的問題是你沒有回到心,活在頭腦中不斷製造問題,回到心中那個最深、最平和的地方,所有問題都不是問題。


 



 


學生:我身邊這個朋友,在心裡我跟她的關係特別近,但有時會很在乎她的言行,反而其他人怎麼做我都不在乎。生活中她會讓我產生很多波動,並不是我對她的期待她沒有達到,只是心中總會想:她為什麼會這樣做?有時覺得她很懂我,有時又覺得她不夠懂我,希望她能懂最多。我一句話沒有說出來的時候,就希望她能懂我在想什麼。但她線條很粗,有時根本不理解我,我就會生氣。我感覺自己內心戲很多,很難受。




Yachak:要達到兩個人的心理默契其實很困難,首先你得非常了解自己,還有對她的期待和要求,以及你最珍惜她的那一部分。同時你還要了解她,包括她內在對你的反應以及情感模式,還有她情感與心智模式中不夠成熟的部分。如果你能看到,可能代表這些方面你能去補充它。如果要達到這種默契,其實不是去要求對方達成你的希望,而是你去配合、去滿足對方的內在需求。




學生:

我不知道該怎麼配合。




Yachak:

你必須非常了解她,知道她情感模式是怎樣的,還有她對事物反應的敏銳程度,都需要了解。但要了解她,首先要放下期待和情感的寄托。一旦你對她有期待、有寄托,心裡就看不清楚。總會覺得:她為什麼不理解我、感受不到我的心?這個過程中,你是先有了期待和投射,所以當她沒有滿足你,你就不理解。其實關係很簡單,我們就是要超越期待,一旦放下期待,你發現這個人你會看得很清晰,就像一個普通朋友一樣。為什麼在親密的關係當中我們反而不了解?因為我們有一種執念、一種期待,你會投射出自己想要看到的“她”,但她不是你所投射的樣子。其實是你自己創造的幻相遮蔽了你的洞見,所以不要害怕失去暫時的親密,有時我們要獲得真正的親密必須先失去它,把舊的打碎,建立一個新的更純粹的關係。




學生:

有時我都不理解自己在想什麼,我聽到她跟伴侶吵架大吼,我就難受了一晚上,第二天她像沒事一樣,我就低落了很久,可能我還在想這件事如何如何,她已經化解了,而我又化解不了。




Yachak:

你的問題是先入為主,先假設你們兩個的關係處於同頻狀態,所以會認為她的頻率、對外界的反應應該跟你相似。但不要這樣假設,你們是獨立的,雖然在情感上連接很深,但處理問題、看待問題的方式不一樣。所以一定要先打破關係的認同,不要主觀認同你們應該怎樣,這會創造出幻相。當你把她變成普通朋友再嘗試了解她,在這種了解的基礎之上,你們的關係才會達到真正的親密,它建立在一種靈性的洞察和對人性的深刻理解上,這樣才會牢不可破。


 


所以要親密先要疏離,不要著急在一個假想的“親密”中深化關係——它本來就是一個假像,而你又想不斷深入它,等於就是破壞了它的平衡和他人的習慣。想要改變他人這種想法本身就是錯誤的,你不能改變任何人,除非她自己願意改變,你只能理解和包容。當你越來越理解、包容她,真正的親密無形中已經被建立,這種親密遠離投射,它在心靈深處、靈魂深處,是一種更深的連接,這才是你們需要的一種靈性上的親密。所以你要去看,如果發現你要的親密只是來自一種世俗人的親密需求,一定要打破它。


 


你們不要帶著任何既定想法去建立關係,一旦有一個想法或概念,比如“她和我是姐妹”,這時你已經在限制關係。我希望你們完全不以概念去認識一個人,當你不帶任何投射與期待去認識一個人,其實已經建立了非常親密的關係,而一旦帶入期待和投射,關係遲早會被你的頭腦破壞。其實關係並沒有那麼難,只要我們帶著真誠和質樸的心態,沒有任何預設、自私的想法,關係是牢不可破的。它表面看起來可能很平淡,沒什麼特別的要求,但所謂的要求不正是在滿足我們的私欲嗎?或者在滿足個人的期待、投射,我們把這些東西全部扔掉,關係就非常平等、自由,你完全尊重她的好與不好,完全接納,不去糾正。在這種關係裡,你自然呈現的優點可能恰好補充她的不足,反過來她也會幫助你,它就在一種相互成長和提升之中。如果兩個人的靈魂能攜手成長,誰會舍棄它?沒有人。哪怕沒有婚姻、沒有外在定義,它也是永久的關係。


 


所以靈魂伴侶是什麼?是兩個人拋棄所有概念、認同以及個人情感的投射之後達成的內在連結。我們之所以有投射,就是因為內在有缺失感、有恐懼,所以希望抓住對方,讓他來滿足我。因此,首先要看自己有沒有恐懼的投射,當我們去掉內在的恐懼與投射,就會看到一個真實的人,我們和他相處、一起成長,那就是真正的靈魂伴侶——拋棄所有虛假概念、虛假認同和虛假的感情投射。在實相裡的真實情感,有誰能破壞?沒有人。我們的感情出問題是被自己破壞了,我們使用了太多頭腦、以為很有經驗、有聰明能力,能去建立一個牢不可破的關係,反而就是這種“聰明”把關係破壞了,你想去操控、想要更加親密,這些都是因為害怕得不到、害怕控制不了。


 


把害怕丟掉剩下了什麼?剩下的是一種自然平等的關係,你甚至不害怕失去和分離,哪怕這個人離開了你,你也沒有失去任何東西。因為內在你感覺非常圓滿,沒有缺失。你沒有了缺失,無論跟任何人都可以建立靈魂伴侶的關係,他不再是一個特定的人。所謂特定的人,其實就是一連串記憶、一連串頭腦不斷糾纏記憶所產生的幻覺。你不斷想一個人、迷戀他,就產生了“真愛”的感覺,其實是頭腦製造的幻覺。只有頭腦幻覺完全消散,我們才懂什麼是真愛。它不是靠外在的人幫你建立的東西,不是關係中營造出的虛假親密感,這些親密與愛在你的自性中本就存在,是你的頭腦有太多幻想在阻擋它顯現。


 


所以要建立親密,必須要從靈魂的角度而不是個性,個性層面你們都是獨立的個體,你要完全理解她的個性、也接納自己的個性,不去干擾和強迫對方改變。假如她不是一個心思細膩的人,跟她相處時,你也可以嘗試直接表達你的心和對她的看法,不要讓她讀你的心思。我們要在關係裡保持一種適應性,對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相處,這樣關係就靈活而非呆板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你可以重新設定你是誰,你就可以重新設定你的世界長什麼樣子。 莫子

嗨,大家好,今天要來跟各位聊一聊走出角色扮演跟掌握角色扮演。我們都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我是最主要的一個基礎。整個世界的中心就是以我來運作的。 那「我」有幾種不同的層次,之前我們有提過小我、高我、超我。那針對這三種不同的我所進行的角色扮演,我們來聊一聊這件事情。為什麼要聊這件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