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8日 星期五

禪室問答錄:渴望是存在的火焰。



雲南大理開悟者Yachak。

禪室問答錄:渴望是存在的火焰。

2022/04/04 。

文字整理:行果、小榕。


學生:

這次禪修我還停留在很基礎的感受中,打坐時還在頭腦、呼吸和昏沉裡打轉,過去我雖然參加過其他禪修,但回去後打坐很零散,最長也就一小時,打坐頻次很低,這半年基本不打了。我一個人打坐很容易散,找不到方法,也沒有人引導,雖然之前的禪修也學過一點方法,但還是不足以支撐我繼續往下走,我一直沒有找到動力。



Yachak:

你一是沒有找到動力,二是可能業力沒有平衡。當業力很重時你沒有時間去專修,會被各種各樣的人事牽扯。只有等業力消耗到一定程度,你的興趣才會變成一種渴望,這才是真正修行的開始。我們每個人都一樣,剛開始是興趣,要經歷很長的時間興趣才會成為渴望,因為我們還有很多世間債務沒有償還、業力糾葛沒有處理,或者太年輕,許多事沒有體驗足夠,所以很難升起強烈的渴望。還有個原因是沒有老師去把你的渴望帶出來,如果你自己看書、聽一些理論和講法,它不會立刻擊中你的心。但一個老師可以看到你的心想要什麼,你的渴望他都知道,只要他知道就能喚醒你,你就不需要花那麼多時間去探索。老師能讓你少走彎路、減少摸索時間,直接進入修行的正道。



存在就是一團火焰,渴望會點燃它。而你心中的火焰可能是一個小小的火苗,小火苗你很難看得見,它忽隱忽現,當外在有很多人事糾纏要處理時,你根本不會注意到它。但當你來到一團大火面前,你會忽然燃燒起來,小火苗變成了一個火炬,跟著老師一起燃燒,直到全部融入火焰之中—這就是靈性的力量。當你擁有靈性力量,很容易去點燃他人心中的渴望,讓小火苗變成火焰,一旦它變成熊熊大火,就永遠不會熄滅。


所以你為什麼要來這裡?你要接近我才有機會喚醒渴望,通過網絡你可能看不到那團火焰,或者你不斷看我的文章,也會感受到一種內在的渴望,但依然需要一個機會觸發它。你閱讀的文字只是一個火焰的像征,而真人是一個真的火焰,它是不一樣的。所以一位老師是能夠改變你命運和人生方向的人,是把你從世俗道路帶入靈性道路的最大因緣。有時你覺得自己已經開始修行了,卻找不到門;或者你懂了很多道理,卻不知道如何實踐。這其中存在一個誤差——你不知道靈性道路完全是無路可走的。這不是一條現成的道路,它像飛鳥在天空飛過一樣沒有痕跡。這條道路不是現實的工作和人生,它不能被計劃,也不是去追趕時間、朝預設結果不斷努力就可以了。它是不斷地內化,如果前方沒有一個引路人,你就像在黑暗中摸索,也許還是可以找到道路,但時間會非常漫長,特別辛苦。你們所經歷的所有事、所有階段我都經歷過,你們碰到的所有業力功課、感情關係、金錢、健康、還有靈性的渴望,我都了解。靈性道路的所有階段我都探索過,當然它不是終點,但我完成了一個很重要的階段。這些經驗就是最寶貴的財富,在書本上學不到。一個活的老師可以把所有書本上的東西簡單地演繹出來,不需要複雜的理論、知識和概念,他都可以講得明白。



所以當我們達到靈性的核心,就會擁有這種能力,不需要學什麼,絕學無為。我們只需要跟它保持連接,就可以找到智慧的奧秘。因為智慧並不是通過概念傳遞的,它是一種信息,這種信息當然也可以轉化為一種文字或語言,但在最初它就是信息,是一種源頭的波動。所以我們每天都會接收信息,關鍵是在接收什麼樣的信息?是這個世界的信息還是靈性信息?這非常重要,如果不能打開靈性覺知覺,我們會被這個世界的信息塞滿,這些信息就像垃圾一樣,都是娛樂消遣、購物消費、物欲和誘惑、各種想像的故事和劇情,它們都不真實,都很虛幻。當我們被這些信息充塞,怎麼可能打開靈性知覺?它會變得非常遲鈍。


 


我們感覺不到天地間有一種智慧、有一種源頭的愛在不斷流動,我們不知道自己渴望的一切已在萬物和自己內心當中存在。當我們找到靈性的知覺,打開這種連接,我們就跟萬物相連,擁有了一切。所以我們的匱乏不是真的匱乏,我們對外在產生的所有渴望,是源自內在失去了對靈性的覺知,是對源頭恩典的無意識。源頭並不遙遠,就在萬物之中,關鍵在於要對祂有一種渴望,渴望去連接和認識祂,這樣才能感受祂的無處不在,繼承祂的無限財富。




當你活在實相中,你就擁有一切,什麼都不缺,不需要主動追求任何東西,只要你需要它就會來到。為什麼會擁有這種能力?因為當你跟神性的力量心靈相通時,就可以創造實相。當你的渴望和要求是從心中最深處發出的,它就是一個實相,它說出的就是真理,所以所有要求都會得到滿足。但如果那只是頭腦的欲望,就會很難實現,你是在背道而馳。所以我們學習靈性就是要獲得這種自由,想擁有什麼就擁有什麼的自由,但不要把自由當成一種欲望,它是你真正渴望和需要的。




比如你渴望愛,這是真實的渴求,但你的頭腦也許會理解為自己需要一個人陪伴,這是對它的誤讀和片面化,因為愛不一定需要外在的人陪伴,當然你可以有很多人陪伴,但也可以和萬物、和源頭在一起,這也是一種陪伴。當你的心和萬物在一起,所有心在一起,怎麼會孤獨?你感到愛在不斷流動和增長,永遠都不會匱乏。那個“需要一個人陪伴”的渴望只是在告訴你:你需要的僅僅是找到自己內在流動的東西,你並不是缺少一個人,而是缺少對愛的認識。當你找到內在的愛,就會認識到所有關係都是一種陪伴,而不是特指某個人。最好的陪伴就是和無處不在的生命在一起,你的每一天都非常流動和充實,然後讓那些流動通過你不斷流向世間,這會獲得巨大的滿足。為什麼我們喜歡不斷給予?某種程度上它代表我們渴望流動,但真正的流動不一定要透過外部行動或刻意的行為,而是讓那流動的東西通過你,讓它自發地流動。你需要做什麼?你只是一個工具、一個媒介,但你卻做得如此坦然、如此放松、沒有任何衝突和勉強。因為當流動滋養萬物的時候,它也在滋養你。這其中沒有誰在給予,也沒有誰在被給予,是生命本身在流動,我們只是體驗這個流動,體驗著生命之美。


 


所以不要主觀地束縛自己,那些讓你煩惱的、放不下的東西都要放下,這世間不值得,只有流動的東西才值得。一旦不流動,你就成了一潭死水或沼澤,你的人生變得枯萎,沒有生氣。


 


學生:

老師,我們如何清晰地分辨自己的“渴望”是真正發自內心還是一種出自小我或者由頭腦思維創造的欲望?因為打坐時可以透過止觀不斷深入和分辨,但日常生活中我們有千千萬萬個想法,要怎麼去清楚分辨這些渴望的真實性呢?


 


Yachak:

其實你所有的欲望——無論是思想還是行動上的一種需求,都來自於內在的渴望。但剛開始這種渴望只是一個小火苗,存在於你內心深處,你沒辦法真實地看見它。如果你沒有渴望,就不會不斷思想它、不斷投入個人的關注,也不會行動來參加課程,這一定是渴望,只是它還沒有完全展露出來,所以你會想這是不是個人的欲望、頭腦的思想所創造的行動。但如果真正的渴望被釋放出來,你一定會知道,這就是你心靈與靈魂最渴望的東西。


靈魂渴望什麼?絕不是一種短暫、會消失的東西。頭腦渴望的其實都是暫時的快樂和滿足,但來自心靈的渴望它不會是暫時的,它一定具有一種永久的價值。如果不能帶來永久的價值,你不會渴望它,你只會把它看作是和世間追求一樣的東西。當你能分辨世間的虛妄追求和靈魂渴望,你就會發現自己此生的意義就是要達到這種渴望,你的最高目標就是要滿足這種渴望,其他的都要退到一邊。這才代表渴望完全成熟了,它被點燃了,原來的小火苗點燃後是熊熊烈火,你知道這就是自己最想要的東西,這時你不會把它叫做欲望,而是一種靈魂的飢渴。


 


你感到自己原來生活在大海之中,就像一條魚,不知為什麼忽然你跳到了河岸上,你有一種感覺:如果離開大海,會生不如死。你非常掙扎,想再次回到海洋中。這就代表你對海洋和靈性有了渴望,你感覺自己不能離開它,否則會窒息,這就是渴望。




假如你認為自己可以暫時放下靈性先去追求物質的豐盛,那代表你的渴望還沒有被喚醒,依然把物質看得比靈性重要。其實每個對靈性感興趣的人都有一個小火苗,關鍵在於有沒有遇到一個很好的老師啟發你、碰到一個機緣去觸動你。你需要一個觸動,需要體驗一個神性的恩典,把內在對神的愛、對真理的渴望喚醒,那你一定會走上這條道路。一旦你意識到自己是一條離開海洋的魚,你一定會千方百計再次回到海洋。


 


學生:

我也曾讀過一句話,它說在修行歷程中我們甚至都不應該去想自己應該做點什麼,我們就是要放下在修行或靈性探索過程裡的欲望,那應該怎麼去看待修行過程中產生的目標或者欲求?


 


Yachak:

渴望是必須的,但我們要避免渴望變成一種頭腦的欲望。比如你要達到某個修行的階段、達到開悟或者某種成就,這其實是一種欲望。為什麼?因為有所謂“欲望”就會有一個欲望的對像,但當我們渴望時,並不是要達到什麼,並不是在欲求一個具體的對像。比如你渴望源頭,當你認識到源頭無處不在,又怎麼可能去達到、去得到它?它本來就在這裡,你只有通過失去自己才能成為它。但欲望是一個來自小我的東西,你想抓住它來證明小我的偉大或成就感。所以當你從小我出發,欲望會導致你偏離修行的正見。我們不是以小我的欲望去達到靈性的高度或成就,而是要不斷捨棄小我,一旦發現小我的衝動,就要不斷捨棄它。但很奇怪,當你不斷捨棄虛假的、不切實際的欲望,反而會升起一種巨大的渴望,為什麼?因為當你一無所有,自然而然就會想到終極。當你有很多欲望和追求,這個欲望會占滿頭腦,你不會去想終極,心的渴望反而升不起來。


 


所以“渴望”在剛開始是把你帶入道路的一種個人動機,但在最深和較高的層面,它就變成你想要跟神融合的那個“存在性”動機。你只有在心靈非常純淨、沒有任何欲望干擾時,才會產生那種與源頭合一的動機,它是自然發生的,不是那些你因為看書或受到他人影響而產生的頭腦想法,它不是一個思想過程,而是心靈自然而然發出的渴望。


 


在禪修中也是一樣,我們進入了一個很深的狀態並且沒有辦法再深入時,不能靠頭腦想要去達到什麼,不能去作為,那種想要達到更高狀態的欲求在想蘊裡會變成一種魔障。所以當你達到那個境界,反而要放下對結果的欲求,你放下了,內心就會升起一種渴望合一的感覺,它是自然而然生發出來的,是你本性的渴望,是本來就存在的。你應該臣服於它。假如你發現你的渴望只是頭腦的一時思想、一種念頭,就不是真的渴望,它是一種欲望。


 


學生:

所以渴望其實跟智慧一樣,是本來就有的東西,只是它還沒有被看到、被激發出來?




Yachak:

是的。渴望是存在於我們心靈深處的一種回歸源頭的渴望,我們離開源頭越遠,渴望就越強烈。所以它本來就有,只是有時我們沒有進入得夠深,因此沒有覺知到它一直都存在。


 


學生:

老師對我們這期的分享能不能總結一下?


 


Yachak:

這期分享非常深入,大家都把內在最想說的話說出來,非常不容易。大家更願意敞自己,也更願意分享自己。在你們的分享中有一些很有經驗和價值的東西,包括你們的個人成長經驗以及和老師的內在連接,我能感覺到有一些人跟我內在的連接更深入了,這是一種信任,這種信任在靈性中很必要,我們就需要把我們的心全部獻出、全部交托,當你把心全部獻出,“道”就會接管你。




當你被道接管,你是非常幸運的。而當你還有一個小我在那裡,或者有內心的執著和放不下,你的道心很難完全建立。所以在你們這一期的表達裡,我看到非常珍貴的一種情感——道心,這是對道的一種深切渴望。在某種程度上,你們忽然認識到“師父”代表了什麼。師父是一個通道,雖然外在他也是一個“個人”,但在內在與你們的關係裡,他承擔了通道的作用,他是一個媒介。所以當師父說你們要交托、要臣服,是在傳達道的意願,並不是他個人的意願。他個人而言並沒有想要去承擔什麼,但“道”是無所畏懼的,當他發出這個意願,就是希望你們建立這種能完全臣服的道心。


 


當你們內在達到百分之百、發自內心的渴望,道的力量才會恩典,它不允許摻假,哪怕有一絲摻假,你也騙不過它。所以我們的求道之心就是要非常真誠、發自內心,當你真誠,你的表達才是來自心靈深處的語言,而不再是頭腦的語言。所以如果你是從頭腦出發說出的語言,我給你的回應可能也是屬於頭腦的;如果你的語言來自心靈深處、來自最深的渴望,我回應你的也是最深的。那它就不是一個技巧,不是一種知識或理論,它是巨大的力量,能夠讓你的心靈熊熊燃燒的力量。只有當你的渴望被燃燒,才會堅定地在道路上走下去。否則在這個幻相世界你很難堅持,假如你的決心和渴望不夠深刻,很容易被幻相的力量打敗,這就是為什麼求道者這麼少,而在求道中能堅持下去的人也很少。我希望你們將來也一樣,能夠勇敢表達內心真正的聲音。


 


在生活中也是一樣,要勇敢表達自己的真實,不害怕外在環境或他人帶來的影響和評斷。只有把內在真實地表達出來,你們才能確信原來自己內心一直在渴望它。你應該盡可能用一種准確簡潔的語言去表達內心的需求和情感,當你表達,你就在流動,心不再是僵死和壓抑的狀態,你會變快樂。所以要成為一個真正的修行人,一定要懂得讓自己活出一種快樂,它是由心發出的快樂而不是尋找興奮與刺激的快樂。當你有了快樂,在這條道路上會走得更好,要有一種無憂無慮的心態。如果帶著一種沉重和痛苦去修行,你的考驗就特別多,你會不停處理內在不斷湧現的問題和煩惱。


 


有時我們就是通過表達來了解自己,當你講出最想講的話,這些東西反而會看得很清楚,一些放不下的忽然就能放下。當我們用心去表達,其實沒有任何遺憾,因為無所謂對錯與好壞,但當我們用頭腦去限制表達,就產生了好壞的分別,這時的表達總好像言不由衷,總是缺失了一部分,它不完整。當我們不斷向內走、不斷深入,你會發現那種表達如此真誠,容不下一點虛偽和做作;那種感情是如此真實,真實到你感覺自己就是一顆赤裸裸的心。所以修道人的心比所有人都要赤誠,就像一個嬰孩一樣的赤子之心,沒有好壞分別、沒有好惡的心,只有這樣的心才能得道。


而一旦有好惡分別,你的心就不再是赤子之心,而是被世俗熏染過的心,這樣的心是不可能得道的。得道就是要回到你曾經最純真的那一面,把它展露,你發現赤子之心是如此無畏,不畏懼任何東西,能接納一切,能自由表達。它敢於表達愛、表達喜悅,它能感覺和萬物及所有生命連在一起,它感到和源頭是如此接近,和道沒有分離。所以過去波斯有很多修行人就是通過詩歌表達對道、對神的一種愛,在這種表達中會跟神連接得更深入。


所以我會讓一些學員去讀哈菲茲、魯米、卡比爾的詩歌,因為在那種深刻的情感中,湧現著一種對神的強烈渴望。即便是詩歌,你也能從中看到靈性的渴望和那種赤誠之心,甚至反映了靈性道路的不同階段。所以求道不論形式,不一定要通過嚴肅而戒律的生活,也不一定追求身體修煉成就。有時你就像一個詩人一樣去表達你內心的真誠,在這種表達裡你思念神、贊美神,在你的思念和渴望中一種聖愛就會誕生,你就是通過聖愛來連接源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你可以重新設定你是誰,你就可以重新設定你的世界長什麼樣子。 莫子

嗨,大家好,今天要來跟各位聊一聊走出角色扮演跟掌握角色扮演。我們都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我是最主要的一個基礎。整個世界的中心就是以我來運作的。 那「我」有幾種不同的層次,之前我們有提過小我、高我、超我。那針對這三種不同的我所進行的角色扮演,我們來聊一聊這件事情。為什麼要聊這件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