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7日 星期三

艾克哈特.托勒。 Eckhart Tolle。 克服匱乏的思維模式。



艾克哈特.托勒。

Eckhart Tolle。

克服匱乏的思維模式。

2022/03/05。


-


這是我們的提問者寫的:


我有一種難以置信的強烈的貧窮思維模式將我拉低,讓我總是擔心一些小事情,“絕對不要浪費食物。”這個思維模式在我心裡說。“我最好留著這個,因為哪天我可能會用到它。”“我永遠買不起那個。”這類思想連綿不絕。臨在的力量如何能夠幫助我擺脫這種沉重的負擔?




艾克哈特.托勒:


很好。……好消息是這位提問者已經覺知到了,或者說我會以第二人稱"你"來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假設這位提問者在聽、在看,所以好消息是你已經覺知到那些思想了,這不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世界上仍有上百萬人,他們有這樣或那樣的局限型思維,並對於他們有什麼類型的局限性思維一無所知。



他們沒有覺知到,因為他們百分之百地認同那些局限性思維,所以他們沒有認出那是局限型思維,那是他們看待現實的方式,那決定了他們的反應,這些是自我延續的思想,它們不斷製造同樣的情緒,然後這會成為一個人的現實,他們活在那個現實之中。這樣的現實不僅僅被他們頭腦裡的局限性思維染色,而且也被扭曲。所以他們有這些思想,但他們無法將現實和這些思想區分開。所以你已經知道你有這類思想,所以那已經是一個跡像,即那裡曾有過意識的覺醒,或覺知的揚升。覺知是比思想更深邃、更廣闊的維度。所以當你意識到你的頭腦在做什麼時,那就是覺醒過程已經在你之內開始的一個標誌,所以那是一件很好的事。



現在,它並不一定是說,你馬上就會從這類思想的影響中解脫出來。所以思想仍然具有某種力量,製造某種情緒的力量,製造某種反應的力量,在外在世界呈現出的某種反應。



但盡管這仍會發生,在你內在的背景中有一個正在觀察的臨在,那也是解脫的可能性存在之處,那裡有選擇的可能性,不將這些思想行動出來的可能性。假設在某個時刻,這些思想或某些思想發生了,你仍然可以在那裡,作為觀察的臨在,作為覺知。你可能沒有完全意識到這一點,但是當你能夠像這樣看著一個思想,那個可能性就會出現。你不再需要被思想所控,以你的情況舉個例子,假設你有某件東西,



“我得留著這個,因為哪一天我可能用得上它。我必須得留著這個,我必須留著它。”




也許你已經積累了很多你實際上並不用的東西。無論何時這種情況發生,或是你非但沒有把東西丟掉,你的頭腦還說:“你必須得留著,說不定哪天能用上。”你意識到了這個思想,你意識到你沒有把這個思想用行動表現出來,那麼你可以問自己,如果我不按照這個思想去做,會怎麼樣?我做和這個思想幾乎相反的事。


例如,在需要保留你可能並不需要的物質東西這類事上,你可以把這個當作練習,定期把東西給出去。盡管事實是,你的思想在告訴你,“哦,我必須得留著。”但是你有覺知,覺知可以駕馭思想,你不必與思想作鬥爭,覺知自然會駕馭思想。所以你非但不依照思想行動,你的行動也不再來自思想,它來自覺知。


然後你可以將把東西給出去作為一個練習。你可能還是會發現頭腦在告訴你,“哦,不要那麼做。”但是這實際上可以加深你臨在或覺知的維度,通過觀察一個思想,認出它,意識到思想其實不是智慧的,思想是局限思維的一部分,然後出現的便是真正的智慧了,所以我們可以稱之為臨在的發生,也可以說是真正智慧的覺醒。




將把東西給出去當作一個練習,不管是給你認識的人,還是拿給舊貨店。你意識到,實際上別人可能能用上你給出去的東西,然後思想的力量就減弱了,因為你不再通過行動持續地加強它了,這是你可以做的一件事。然後,這匱乏感,當然,就是多數人小我意識的一部分,在你的思考中有一個可作為案例。




“哦,我買不起那個,買不起。我必須得留著錢以防萬一,我現在買不起這個。”




一樣的,你還是可以觀察這個思想。

偶爾,你可能會想得到一件有品質好的東西。如果你買得起它,你用錢不必魯莽行事。但不要總是說,“哦,不。“買些品質好的東西作為富足的宣言。好看的,品質好的,或是你剛好想買的,不一定是昂貴的。也許是貴重的東西。可以是買一雙是你平時消費三倍價格的鞋子,不是因為僅僅是三倍價格,或是品牌有名,可以是因為它們的質量是更好的,它們比其它鞋子能穿三倍時間以上甚至更長。所以作為富足的宣言,偶爾,你可能想買一些好看的或是品質好的東西。




另一個抵銷這類頭腦局限的很棒的練習是,這是我在開頭時提到的另一個方面,就是給出那些需要給出的。不僅僅是給出物品,而是不定期地給出去。給出是富足的宣言。所以如果你給某個人東西,在哪裡並不重要,假如說,是街上的某個人,街上的一個乞丐,你給了他東西,不要管你頭腦裡的強迫性的東西。



不是說你從現在起要去給每個在轉角處見到的人東西,你可以把這當作一個習慣性的練習。定期地去給,作為一個靈性練習,因為這是與匱乏相反的練習。當你給出時,那是對富足的確認,這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你可能也想給出去一些小額的金錢,即使你擁有的不多,給的動作才是重要的。所以無論是你恰好認識的需要某件東西的人,或是你偶然遇到的某個人,或是你捐給某個讓你產生信任、對其有好感的慈善機構。所以再一次,你可能會遇到頭腦告訴你,你負擔不起,你必須得節省,然後再次,你足夠有覺知,意識到這些思想,並且意識到這些都是局限性思想,然後你就做相反的事。然後慢慢地,當你不再通過行動加強這些思想時,這些思想就失去了力量,慢慢地它們就不再出現了。




所以,給予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富足宣言。你可能會感到驚訝,當你把給出一小部分的東西作為一種習慣時,發展的趨勢是,更多的東西來到你面前。如果你給予的話,即使是 一個相對較窮的人,除非你一無所有,是個窮光蛋,否則你總是有可能給出去點什麼,即便是很少的東西,這是一點。




另一個是確認富足,就是在當下時刻感激你周圍的生氣勃勃,你周圍的美。所以當你感激當下時刻所感知到的東西時,我們所說的感激中的一個方面,是意識到所有這些都是生命的圓滿與生命的富足的顯現。這些樹,每棵樹都有成千上萬充滿活力的生命,葉子,陽光。太陽是富足的標誌,它持續地給出自己,千百萬年來,它不斷地給予著,它持續不斷地輸出能量,它是一個奇跡。所以,甚至當你意識到陽光時,你感激陽光,那就已經是一種感激的行為了。




感激行為的一個面相是,對富足生活的感激。因為一切你所感激的,都是我所說的,實際上是生命完整性的顯現,那就是耶穌所表達的,他說,“我要你擁有本自具足的生活。”換一種翻譯叫做,我要你擁有富足的生活。他所指的是,他一直談論的是意識狀態。所以當他說“富足的生活”時,他不是說,他想讓你擁有大筆的財富,並不一定是那樣。財富只是富足的一小方面,但不是富足最為重要的方面,他說的是意識的狀態,實際上是臨在的狀態。臨在狀態的一個方面,是感受到生命圓滿的感覺,生命的活力。



但是本質上,當我說“生命”時,一方面,你擁有外在世界所見的這個已顯現的生命,生命的物質顯現。但是還有看不見的生命,安住於每個生命形式之內的生命的本質。所以當耶穌說到生命的時候,他指的是生命的本質,它在根本上就是意識。我想你擁有生命的圓滿,是我想你擁有對一切生命之源所是的了悟,那本質上就是生命的圓滿,是所有生命的源頭,那是真正的圓滿,那是圓滿。



所以對事物的欣賞,你不需要一定擁有它們。你可以欣賞它們的美,你不必說,哦,當你看到一朵花,你不必,“我要把它摘下來,帶回家。”不是那樣,你可以欣賞它,然後走開。你甚至可以望著商店的櫥窗,看那些漂亮的東西,我有時這麼做,現在不是了。但是多年前我住在倫敦時,我經常在城市裡走很久的路,只是去體驗這座城市的活力。我有時會享受望著商店的櫥窗,那裡有漂亮的東西。但我沒有欲望也沒有錢買。




即使我有欲望也有錢買了,我可能也不會買那些東西。因為那之中有一種欣賞。現在看到的商店櫥窗裡,很多東西我都有能力買了。我就是沒有欲望買很多。但是會欣賞它們,然後繼續往前走。所以挺有趣的。這可以作為一個練習,直到它成為你的第二天性,即感激生命的顯現。因為你正與富有活力的源頭,即臨在,相接觸,然後你會感覺到富足。富足真的不取決於你擁有多少資產,因為你真的可以擁有的很少,但你有這種富足的感覺。別人可能有大量的財富,卻一直生活在不足與匱乏感之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你可以重新設定你是誰,你就可以重新設定你的世界長什麼樣子。 莫子

嗨,大家好,今天要來跟各位聊一聊走出角色扮演跟掌握角色扮演。我們都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我是最主要的一個基礎。整個世界的中心就是以我來運作的。 那「我」有幾種不同的層次,之前我們有提過小我、高我、超我。那針對這三種不同的我所進行的角色扮演,我們來聊一聊這件事情。為什麼要聊這件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