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使我們遲鈍。
Patterns Comfort Us into Dullness。
克里希那穆提。J.Krishnamurti。
摘自The World Within: You Are The Story of Humanity。
2015/6/1。
她解釋說自己已經循某種特定的宗教思想模式一段時間了,她無意遵循任何模式,卻在不知不覺間落入了這樣的行為。她說除了自己以外,她不可以追隨任何人,如果我們能一起談談這件事,她的一些困惑或許就能釐清。
我們為何需要模式?包括強加於我們的模式與自己創造的模式。難道不是因為恐懼嗎?我們害怕無法達成、無法獲得、無法成為什麼。遵循一種模式時,我們不需要費盡力氣讓自己去思考、去感受,別人已經想好一套行動方式了,我們只要照做即可。我們以為,模式會保護我們免於失敗、痛苦或困惑,然而它只會讓我們變得欠缺思考,只能安撫我們而讓我們變遲鈍。
循模式會讓思考者及其思想、觀察者與被觀察者繼續維持分裂狀態,因此不可能超越思考者及其思想。在遵循模式的時候,思想感受是在一個已知的、被創造的範圍裡移動,因此他永遠在制約自己。思想永遠無法自由地去體驗、去發現真相。此外,在追求模式的過程中,永遠有著想要成為什麼的持續爭鬥,永遠沒有了解,也無法如是存在。
若能擁有免於模式的自由,就會有創造力。因此,如果我們了解模式的深層意義,就不該拒絕一種模式而接受另一種模式,無論那是由他人所創造,還是自己開發的。一個人一旦掌握了模式的根本本质,那麼,透過持續的覺察,他們將會自行瓦解。
你無法透過一個狹隘的模式來引導並容納浩瀚無邊的生命之流,由於我們不斷企圖這麼做,致將自己纏縛於衝突與痛苦裡,從未自由,從未敞開,從未毫無防備地面對實相。
「如果能如此思考,」她補充到,「這件事就不會讓我感覺那麼孤零零的。我很困惑,因此去找了心理治療師討論這件事,你認為這是個明智之舉嗎?」我們不讓所有的關係發揮鏡子的功能,啟動自我揭露的過程,透過這麼做來清除困惑,反而選擇了一面特定的鏡子,希望它能消融我們所有的困惑。現在,有任何特定的權威能為我們帶來清晰嗎?
或者它必須靠我們自己去找出來?專家或公式或許能造就一個結果,但那不是自我認識。自我認識是透過每一段關係累積而來的,包括與最謙虛之人和最有學問之人的關係,但是如果我們為了學習而依賴權威,便是將生命的無限豐美擋在門外,那麼我們便不是在學習,不是在對實相的豐富抱以敞開的、毫無防備的態度。「沒錯,」她答道,「我了解你的意思。我們都把權威看得太重要了,因而將自己阻隔於經驗之外。一個人必須歡迎經驗,並試圖了解它們。」你無法在不了解經驗者的情況下去了解經驗。經驗者與經驗是不可分的,他們是一個結合在一起的現象。
在理解經驗者的同時,整個現象都被掌握、理解了。
「現在似乎有另外一個困難出現,就是客體化。將事物客體化、外部化到一種令人喪失所有敏感度,讓一個人內在麻木的程度,不是一件危險的事嗎?」如果我們為了了解內在反應而將經驗客體化並檢視它,那麼我們便不會喪失敏感度,因為,這裡面有一種更大的整合與簡單,以及對實相毫無防備的敞開。然而,如果我們是為了逃避痛苦、逃避了解而將他客體化,那麼不敏感將會悄悄來到我們身上,我們會自我封閉,死亡也將隨之來臨。要在客觀的同時保持主觀與內在的覺察,是一件難事。這個過程也是一種靜心。
「我一直在努力嘗試,」她解釋道,「你一直在提倡的那種靜心方式,去徹底思考、細細體會每一個思想感受,那似乎會帶來更多的自由與了解。這幾年來,我嘗試了各式各樣的靜心、祈禱等等,但你所說的這些具有很大的啟發與澄清的效果。
一個人能碰觸到思想與情感的更深處。」我們知道對於一個客體的愛是什麼,那其中含有依賴、佔有、恐懼等情緒。難道沒有本身已經完整具足的愛嗎?愛有自己的本質,它是不費力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