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5日 星期四

艾克哈特.托勒。 Eckhart Tolle。 擔心變老變醜變沒用,怎麼辦?




 艾克哈特.托勒。

Eckhart Tolle。

擔心變老變醜變沒用,怎麼辦?

2022-08-17 



-

提問者:


感謝您的教學,改變了我的人生。

我害怕衰老,害怕變老,變醜,變得無足輕重。我並不是特別虛榮的人,但我對自己的長相很挑剔,很評判。

感謝您。


 




艾克哈特.托勒


我在座各位都遭受著一種致命的痛苦,它叫“時間”。


最終,時間會送你一死。但在時間把你送走之前,除非它動作非常快速,非常突然,如果它殺掉你之前動作沒那麼快速,突然,時間就會對你做點什麼。


當你早起照鏡子時,你留意到時間對你做了什麼嗎?尤其是,如果你對比自己20/30/40年前的照片,你就注意到“時間濾鏡”的效果。


時間也會對身體做點什麼,但它對所有生命形式都如此。它也對蘋果如此,只是動作更快。如果把一顆蘋果放在窗台上幾個星期,你就明白什麼樣的事會發生在你身上了。


我看過另一個和這個問題相關的,關於保養外在的問題。提問者說她害怕變老,變醜,變得無足輕重,或許你並不需要變醜,因為你與自己的外在認同越少,隨著你年齡的增長,你就有越多的機會臨在。臨在透過逐漸衰敗的身體閃耀光芒,這實際上是很美的。它與你20歲時的美不同,那時候就像是蘋果剛從樹上掉下裡,還完全新鮮,那種生理上的美,也很好,但是不持久。



那些與自身臨在鏈接了的人,會從他們內在散發出一種深邃的美,他們就不會變醜。如果沒有與自身臨在鏈接,而僅僅把自己等同於身體,那我必須承認,你會變醜的。




這位提問者使用了另一個詞,是“無足輕重”。在我們的文化裡,年長者不被重視,所以當人們漸入遲暮之年時,會有一種“無足輕重”的感覺,或者他們被認為是“無足輕重”的。我們的文化並不認為年長者代表著智慧,因為我們的文化甚至不知道“智慧”是什麼,沒有被高度重視。




聰明?很好。高智商?很好。但那些都不是“智慧”如何衡量智慧?智慧是什麼?


但是這種情況很快就要改變了。在傳統文化裡,古老的文化裡,長者是最重要的人群;在西方社會,老年人嘛……是要被救濟的,說他們是上了年紀的人。他們就窩在家裡,你一個月去探望他們1-2次,他們就坐在椅子上,看電視,沒有意識到年長是一次(與臨在鏈接的)機會,因為沒人告訴他們。


所以,如果你相貌很好,就欣賞自己的好相貌,感謝自己現在還比較年輕,感謝你的體型漂亮,臉蛋兒好看。你可以像欣賞其它可愛事物一樣,欣賞自己的外形和相貌,這沒什麼錯。重點是,當你照鏡子的同時,去感受你的臨在,這樣就不會太過執著於外在的形式。你可以欣賞,但是不必執著;不僅不必執著,你還能感受到潛在的臨在。


你照鏡子,或許你還要化妝。他們給我擦了粉,要不然臉看起來太油了,我發現昨天晚上確實挺油的,因為昨天晚上我沒擦粉,我在那個小屏幕上看見,我說,“我好閃亮啊。”那就不是臨在透出來的內在光輝,是另一種不同的閃耀。在我上鏡之前,他們給我化妝。如果我不想外表光鮮亮麗,是否意味著我虛榮?也許吧。


所以你可能會化妝,尤其是女士。男士呢?我不了解,男士可能也會化妝吧,不知道。




不需要想:我應不應該化妝呢,我化妝是不是不對呢,化妝肯定是小我的行徑吧。




別把生活搞得太過複雜。如果你想化妝,那就化,但是當你化妝時,去感受潛在的臨在;當你照鏡子時,感知自己的臨在,當下的臨在,那份靜定。當你再次照鏡子時,你意識到25年已經過去了,這也不是問題。你看到,“哦,這顆蘋果不再是當你那個樣子。”有褶了,還有眼袋,突然臨在感更強了。然後有一天,也許你90歲,100歲了,你就只是散發著臨在的光芒,脊背會變得佝僂。有人來看你,問你問題,你的回答可能很簡單,卻很有智慧,因為是你從臨在之中講出來的。



所以外表上你可能會變老,但是你並沒有變醜,也沒有變得無足輕重。



時間是個奇怪的東西。我現在描述的,只是其中一種看待時間的方式。時間是最終會毀掉你的那個東西,時間對一切事物都這麼做,但你永遠無法抓住時間,你只能抓住它留下的證據。時間是個罪犯,這名罪犯犯下了各種滔天罪行,蓄意謀殺的,一些犯罪活動,你永遠找不到凶手,因為全部你你能找到的,是凶手留下的證據,也就是死屍。



但是這些也都在當下呈現,從古至今,就只有當下,沒人能以這樣的方式經驗時間。所以時間存在,也不存在。時間存在於事物的表面。在你內在深處,時間不存在。

2022年8月24日 星期三

【上江洲義秀。うえず よしひで。】 Uezu Yoshihide。 《光話-命運的設計者是你自己。》



 【上江洲義秀。うえず よしひで。】

Uezu Yoshihide。

《光話-命運的設計者是你自己。》

2017-9-27。




作為愛而活著的每一位美麗的學員們,早上好!

很多人因為不知道命運的設計者就是自己,所以他們說,“我的命運變得這麼糟糕,是因為某個人造成的!”為什麼他們會把原因加到別人身上呢?大家要知道,所有的不幸、所有的痛苦,都是自己造成的。我們每個人的命運,都是由我們自己設計的。



我們的命運是如何被自己設計的呢?花兒也好,植物也好,它們在那裡茂盛的生長著,因為它們要表達神;動物也在通過本性表達著神;礦物也在通過它們的親和力表達神。而作為萬物靈長的我們人類,如何表達神呢?就是通過我們的身、口、意。就是在每天的每分每秒中,用你的思想、你的語言和行動如何表達神,正是這每分每秒你的身口意的表達,設計出了你的未來。



無論我們多麼希望自己變得幸福和健康,但是,如果你沒有正確表達你的身口意的話,你也沒有辦法獲得幸福。你不顧忌對別人是否造成傷害,是否讓別人痛苦,你就是隨心所欲的說著和做著,如果這樣的話,你是不會有很好的命運的。真正的獲得幸福的人們,完全的瞭解如何在每個當下正確的表達自己的身口意,他說的每句話,都是表達愛的美麗的語言,他所想的不是我的小家庭好了就可以了,也不是說我們自己的國家好了就可以了,他在為全世界、為全人類而祈禱。


無論是耶穌,還是釋迦牟尼佛,他們都沒有把真理說得那麼複雜。他告訴我們要在每天的生活中正確的、美麗的活著。所以,神為什麼要賦予我們五感,讓我們可以看到、聽到、聞到、品嚐到、以及觸摸到呢?神賦予我們眼睛,不是為了讓我們看到別人的缺點;賦予我們嘴巴不是讓我們說別人壞話、或者去指責別人;也不是為了讓我們聽別人的謠言而賦予了我們耳朵。我們的眼睛是為了看到別人的優點,看到每個人都是那麼的美麗;我們的嘴巴是隨時隨刻說著表達愛的語言;所有的聲音,我們都要聽到那是來自於神的話語。就是為了這些,我們才擁有了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觸覺等感官。我們不是為了任何負面的東西而擁有這些器官的。


就像昨天對大家說的那樣,除了我們的內在,神不在任何地方,神不在某個遙遠的地方或者某個寺院裡。就在每天的24小時裡,請你隨時隨刻活在我之中。如果把神叫做我,這份我也是愛,我也是慈悲,我也是隨時隨刻地去體貼和照顧,我也是智慧與力量,我們就是通過我們的肉體來體驗這些的。當你把神作為我、作為愛而活著的時候,你是不會感覺到任何的痛苦的。如果你對我說,我已經把神作為我而活著了,為什麼我還有痛苦和煩惱呢?那麼我告訴你,你肯定是在身、口、意的某個表達上出了問題。

所以說,去體貼一切、去憐憫一切的慈悲心是佛陀告訴我們的,耶穌說要有一顆愛心。佛陀所說的慈悲心的“慈”,就是指為了萬事萬物的幸福而祈禱的一顆心;慈悲的悲是指,希望所有的萬事萬物都能夠從煩惱痛苦中解脫出來,這就是悲,這就是慈悲心。愛心又是什麼呢?我在日本經常這樣說,給予愛,遠遠比接受愛讓你感受到更加的幸福。


我在小學經常逃學到處玩,那應該是四十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時候沖繩流行唸經的方式,我到處都可以聽到人們在唸經。小時候,我只要站在別人後面,就知道對方在想什麼,我完全的可以讀懂對方的意識,我生下來就有這樣的能力。所以,我經常站在那些拜佛的人後面,去感覺他們想幹什麼,原來他們是想請求神賜予健康、幸福、或者很多錢。所以我就想,人們怎麼跟乞丐是的,一個勁兒的說,請給我。。。請給我。。。所以我知道他們沒有真正的瞭解神,真正的瞭解神的人,應該把內在的這份智慧、這份愛、這份力量,完全的為了全世界真正的付出,這才是真正瞭解神的人。

當我從南美回到日本的時候,我看到這樣一幅標語:為了全世界人類的和平而祈禱!當我看到這個標語的時候,我發現了其中的錯誤。但是一直到現在這個牌子還放在那裡呢,沒有人發現錯誤。如果你的眼前有這樣一個標語:為了全世界人類的和平而祈禱!大家覺得有什麼問題嗎?如果你看了半天也沒有發現任何問題,那麼我告訴你,你現在還活在分離感的狀態中,你完全以個人的意識在活著。在這個地球上,在我們生活的環境中,難道只有人類在活著嗎?不是這樣的!還有動物、植物、礦物質、甚至我們肉眼看不見的很多的微生物。


如果要讓我寫的話,我會怎麼寫呢?我不會只寫“為了全人類的幸福而祈禱”,我要寫“為了萬事萬物的和平幸福而祈禱!”因為所有的生命都不是和我分離的,我的生命在所有的萬事萬物中活著,我的生命在小蟲子的內在活著,我的生命在所有綻放的花朵中活著,我的生命也在我們腳下的小石頭裡活著,所以生命有分離嗎?生命作為無限的存在,只有一個。如果換一種方式來表達生命,那就叫做神是一元的,生命都是無限的,只有唯一的。所以完全的理解了這句話,難道我不就是你嗎?難道你不就是我嗎?如果完全的理解了這句話,國家之間還會發生戰爭嗎?


我雖然不是責備站在世界政治前沿的那些人,為什麼他們總是說為了和平、為了和平,但是他們卻製造了那些傷害我們兄弟姐妹們的武器呢?為什麼要製造那些破壞地球和環境的武器呢?真正的和平不需要武器,不需要去傷害,需要的是愛!愛會真正的療癒戰爭,愛會真正的療癒所有的憤怒和痛恨,只有愛才能解決任何問題。當每個人內在的來自於神的那份愛升起來的時候,我們這個世界才能真正的改變。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其他的解決辦法。


當你完全的融入到“我就是你,你就是我”的全體同一感的時候,我們就不會再分離了。就像我昨天說的那樣,神是無形的,是獨一無二的,是我們摸不到、看不見的、永恆存在著的。神就是這樣為了表達祂,所以創造了萬事萬物。所以,所有的男性和女性,難道不是神披著男性或女性的外衣在這裡嗎?比如說神來到了日本,披上了男性或女性的外衣,我們把祂叫做日本人;神來到中國,披上了男性或女性的外衣,祂就叫做中國人。所以,我們經常說日本人、中國人、美國人等,但是大家知道嗎?實際上都是唯一的神的存在。

2022年8月23日 星期二

【上江洲義秀。うえず よしひで。】 Uezu Yoshihide。 《光話-斬斷過去,只活在當下。》




 【上江洲義秀。うえず よしひで。】

Uezu Yoshihide。

《光話-斬斷過去,只活在當下。》

2016-06-21。



靜心:心靈才能映射最美麗的樣子。


大家在最綻放著光的時候,那就是每個人的心都寧靜的時候,就是大家最綻放著光。絕對不能胡亂的隨便的動搖你的心,因為你的心動了,所以你才會錯過真實來自於神的信息、靈感。


假我,它只能去找尋、只能汲取出假我。所以大家是發出信號儀器的同時,也是一台接收信號的儀器。如果你想接收到愛的信號,首先自己要是愛。你所接收信號絕對不會違抗你的意志的,你的思想,因為你的思想就是一份信號在發送著,你就會接受相應的信號。


所以作為原因大家在想什麼,作為結果你最後吸引來什麼,那全靠你自己。不要在這個現像結果世界讓自己混亂,只要你的心靜下來,作為美麗的真實的樣子就會映射在你的靜心之中。


所以心靈的污漬、烏雲,那指的就是你的心裡面翻騰起各種觀念概念。不是說只有在充滿著憎恨嫉妒憤怒的時候,才是蒙上烏雲,那就是把錯誤的常識,作為真正的常識,有這樣的錯覺的時候,或者是概念、觀念在去描繪,這本身就是烏雲。所以當大家心靜下來就是靜心。大家的心,就能真正的映射出美麗的樣子了。


你能不能映射出真正的樣子呢,全靠你自己,不是別人的錯。





道:本質遍布這個世界。



在這裡,本質遍布所有一切。但是你能否就在這裡去看到本質、感受到本質全是看你自己。


根本不是因為別人的錯你才看不到本質的,因為你們就是本質,所以已經賦予了你可以理解到本質的能力。


動物、植物、礦物質作為萬物低長,它們去理解本質,或者看到本質、感受本質、理解到我是本質,神沒有賦予它們這樣的能力。花兒美麗的綻放,可以透過這樣方式表達本質;動物可以表達本性;礦物質可以透過親和力去表達。但是對於它們來說再也沒辦法超出以上更加的去表達,所以才稱作萬物低長,但是作為萬物靈長的你們呢,你們早就遺傳到了作為本質的無限的能力。


遺傳?你意識到你是什麼,你就是什麼所以我經常這麼說,你們會說自己的精神病或哪個肉體上的疾病是來自誰的遺傳,或者是誰的基因,這是很大的錯誤。是誰在去描繪、把這個創化出來的,沒有的把它描繪出來,沒有的、不存在的錯覺的以為它有,那不就是你們自己嗎?如果痛苦疾病,它是絕對的遺傳、絕對的基因的話,那麼今生我這個肉體從媽媽肚子裡生出來,一直到這個瞬間為止,之前呢,不就這樣保持不生病嗎?我還能這樣沒有煩惱痛苦嗎?煩惱痛苦不和諧,如果要是錯覺認為那是要遺傳過來的,那世界上就不會有一個人是健康幸福的了。我這樣說可能有點抱歉,但為什麼,好像有的家族裡面不斷都是精神病,但最後也能生出了一個圓滿的孩子呢?那是因為這個人在過去多少次的人生中,他沒有接受這樣的概念、觀念的影響,他沒有遺傳到這個錯覺的概念、觀念,他完全自覺到疾病、精神病根本不是真正的遺傳基因,所以,才會作為圓滿的狀態出生。


所以大家的錯誤的概念、觀念、常識,就看你能多大程度上的去斬斷這一切,這就是你們今生的學習。


因為你們就是你們所認為的自己,你們意識到自己是什麼,自己就是什麼。大家被過去束縛著,因為未來煩惱、痛苦。


我反過來覺得更加不可思議,為什麼沒有的卻把它創造出來,而且還讓它束縛自己痛苦呢?







當下:沒有過去未來,只有當下。


我們在被運作著只是當下的一瞬間,僅此而已呀。


過去的錯誤可以反省,努力去改正。但是已經過去了,沒辦法再讓它回來。你與其不斷想著過去我對別人做了什麼,做了什麼表達,在思想什麼,你與其給過去加以力量,還不如在當下完全作為神,把我是神這份上面加以力量。


有的人在每次問問題的時候都是在想著,怎麼能修正過去的錯誤。如果這本身就是在這麼執著了,怎麼還能放下呢!過去是不再來的記憶,未來是夾雜的記憶的希望,請大家一定要理解到:


我們沒有活在過去未來,就是活在當下這一瞬間,真實的一瞬。


如果你過去犯的每個錯誤,你都能反省過來,把它一一修正的話,那大家就太了不起了。你越是回看,越是對過去執著,就是因為你的這份執著,會讓你更加的混亂。我們需要活在現在,難道有人回看過去,能修正過去的錯誤嗎?對於錯誤想讓它消失,那是當你有了一個正確的理解、有了正確的答案。也就意味著只要你在當下完全到理解本質,過去犯的所有錯誤都會消失。所以大家越是想用假我去消除假我,越是會痛苦。能修正假我的只有真我,能修正錯誤的只有正確。


過去無所謂,如果大家在當下的每一瞬,都能修正好自己的身口意,這樣去活著的話,那麼所有的一切都能完全修正過來。我們都是同樣的能量、同樣的生命的力量,但是,大家卻很不會去使用。比如說過去我跟晶晶關係很不好、很不和諧。哪怕你怎麼回頭看,過去我們是怎麼不和諧的,你能去解決嗎?只要現在就是愛的話,那麼就已經解決了。這四十多年我不斷講光話,從來沒有見過一個人因為不斷回看過去,就能解決。如果想對過去做什麼的話,這本身就是執著了。大家越是執著,越會痛苦。現在就要去意識到我本來就是神,我本來就是真理,我本來就已經是生命了。當大家實感到生命的瞬間,所有一切的虛假都會被燃燒乾淨。

2022年8月18日 星期四

【上江洲義秀。うえず よしひで。】 Uezu Yoshihide。 《光話-老師是如何開悟的?》。




 【上江洲義秀。うえず よしひで。】

Uezu Yoshihide。

《光話-老師是如何開悟的?》。

 2017/02/21。




學員問:

我想問一下上江洲老師,“光和愛”怎麼去理解?第二個很好奇,老師是怎麼開悟的?

第三個問題,老師在明想的時候會做一些什麼/注重一些什麼?




上江洲義秀:

愛和光實際上是一個意思。

我所說的愛和光,我們的這個本體也就是本源世界是無限的一種存在形式。如果我只是單純寫了“愛”這樣一個字,然後告訴大家,這就是愛,那麼就把愛給限定了。所以這個無限的神的意識、無限的宇宙真理,它是用語言、用文字、用圖像、用畫都沒有辦法表述清楚的。如果完全的通過語言或文字可以對你表達清楚的話,那就不是一種無限的存在形式了。所以,所沒法用語言和文字完全表述清楚的這份宇宙意識、這份神性意識,這份宇宙真理,所以只能通過……無論是在過去還是現在還是未來大家都在想盡一切辦法去表達。




神,也就是愛,也就是宇宙真理,都是一個意思,它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形式呢?它是沒有任何的形狀、是獨一無二的、是無雙的、沒有第二個的這樣一種存在形式。所以就是這樣一個獨一無二的、而且沒有任何形狀的一種存在形式,我怎麼樣通過語言去向大家解釋呢?




如果有一個人他說我用語言完全解釋清楚了什麼叫做無限的愛、無限的光、什麼叫做無限的神性意識的話,那麼我可以告訴你,這個人沒有真正的了解到。所以日語當中有一句古訓就是,當我們沒有辦法去解釋清楚、去說明清楚一件事的時候,我們只能成為那件事情、成為那個狀態,然後去真正的去感悟、去感覺、去體覺。




所以中國的古人老子,他就是用語言去表述了一句非常珍貴的話:知道的東西是不通過語言去表達的;而表達的人實際上他什麼都不知道。所以說,這就是中國的古訓。也就是說,我為了引導大家的思想和意識層面去向神性世界邁進,所以我沒有辦法使用文字和語言去向大家說,但是實際上一句古訓告訴大家,真正了解的、真正知道的人是不會說的,而在說的人通常他都不知道。所以有很多他完全不是神、或者沒有感悟到神的人,卻在喋喋不休的講神。這就是中國的偉人老子告訴大家的,真正了解的人是不說的,而在說話的人往往沒有真正的了解。這就是古老的古訓。


所以如果真讓我必須用語言去表達,愛到底是什麼?那就是萬事萬物的存在,它在那裡就是因為內在的那份生命的駐在,那麼內在生命的存在就是愛。所以說大家就是根據這個無限的愛的法則被創造出來的,所以你才在這裡存在著,所以每個人都是那份無限的愛。所以說,當我們沒有辦法去表達清楚的時候,你只能去完全的融入這種無限的狀態中,當你融入的時候,即使是你眼前的這朵花,你也可以感受到這種無限的愛。所以在北京、在上海的很多課程的最後一天,有很多人都有這種神性的體驗,也就是他感悟到了這種神性的意識狀態,他在那一瞬間感受到了那份大愛,那份光,然後他就回去了。有很多這樣的學員。所以說,愛也好,光也好,它都是代表這樣一種無限的存在。


接下來第二個問題對我是如何開悟非常的感興趣。


在我的情況就是,我特別喜歡一個詞就是“努力”。


我對所有的人說:成就你的,就是努力。比如說我們都從一個起點開始向著一個終點前進。有的人向終點前進,有的人想我需要幾年的時間,有的人說我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每個人的這份努力和付出的決心都是不一樣的,我不否定大家的任何的做法和決定。但是我的性格就是,我只要想做什麼事,我要去把所有的吃飯、睡覺的時間全部都用來做我想做的事情,達到目的我才罷休,我就是這樣的性格。二月份參加沖繩的課程來自於中國的學員有四十多名。我當時的狀態就是,白天我要工作養活自己的家裡人,我有孩子、有妻子,所以白天我要非常努力的工作。所以我只能利用我自己的睡眠的時間去做明想,所以我每天都是從晚上的12點開始到凌晨的4點做明想,而且風雨不誤,這樣我一直堅持下來,這次在沖繩的課程當中就帶著這四十多名學員去看了我在海邊做明想的地方。


所以我就是利用了我睡眠的時間,我犧牲了我睡眠的時間,無論是刮台風的時候還是冬天還是夏天,我都沒有一次間斷過,就這樣一身衣服,從來都在那裡做明想。


如果每個人都能夠付出像我這番努力的話,沒有一個人不能到達的。所以說,只要你認定你的目標和方向,然後全力以赴、甚至豁出性命去努力的話,沒有一個人到達不了。所以說,你今天是努力一步也好,還是兩步也好,那麼你就離終點近了多少,這就是決定於每個人的努力。所以說,我的性格就是,只要我想要什麼、想得到什麼,我就會犧牲我吃飯的時間、睡眠的時間、和別的人去玩耍的時間,我只做我想做的事情。



我從兩歲開始就思考死亡這個問題。當我兩歲的時候我就看到有些人死亡,然後我就想,人死了之後去哪裡?大人們都說,人死了就要進墳墓。那麼墳墓的背後又是什麼?所以當人最後閉上眼睛之後,前面就是一片黑暗,這個黑暗的背後還會有什麼在等待著他?在我兩歲的時候就思考這個問題。



五、六歲的時候我就在想,人到底從哪裡來?人最終要去往哪裡?他的旅程最終要去往哪裡?他的目的地?他到了目的地之後,還要去往哪裡嗎?佛教中所說的成佛的真正含義,就是他完全的了解、完全的體會到,我是來自於哪裡,最終我離開肉體後會回到哪裡。所以在日本有很多的和尚,他本身不理解真正的成佛的含義,他卻告訴你說我能夠讓你成佛。比如說我在今生離開了我的肉體,比如說我的孩子們接下來就把一些和尚叫到我家裡,然後對我念一些經、做一些法事。這些和尚們念完經以後可能對我的孩子們說,你們的爸爸已經成佛了。但是你們覺得我真的能成佛嗎?所以說,如果我們在擁有肉體的時候,我們沒有完全的去融入到佛之中、融入到神之中的話,那麼離開肉體之後,我們是不知道要去往哪裡的,我們不能成佛。成佛就是完全體會到我們來自於哪裡、接下來脫去肉體之後我們要去往哪裡。



是完全的可以理解到、完全的體會到、感覺到了,這才叫成佛。所以我就像剛才說的那樣,學校裡所教的這些語文算術對我沒有任何的魅力。為什麼我對上學沒有興趣?就是因為我所問的問題,所有的老師沒有一個能完全正確的回答我。所以我覺得上學沒有意思、沒有意義。所以當時我認為學校就是只要我想問的問題,一定會給一個我認為可以說服我的答案,但是我發問的時候,沒有一個答案能夠完全的說服我,所以我認為我上學沒有任何的價值了,所以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逃學了。



我四、五歲的時候還有一個疑問:因為老人們都說神對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但是用我的肉眼去看這個世界、這個社會,我發現是非常的不平等,有很多有錢的人,有很多貧窮的人;有很多學歷很高的人,有很多沒上過學的人;還有的人生下來就帶有殘疾,還有的人半道就生病,然後來回住院;還有的人一直很健康。所以我放眼望去,我沒感覺這個社會上有什麼是很平等的。有的人生長在很富裕的家庭,有的人生下來就在很貧窮的家裡。但是當我了解了明想、通過明想完全的回到了自己的內在、回到了深處的時候,我就感受到了那份智慧,所有的老師所不能回答我的問題,所有的我帶著的疑問,都迎刃而解了。


我非常喜歡“努力”這樣一個詞。但是我告訴大家,努力也有兩種。


一種是很有智慧的努力,一種是很沒有智慧的努力。也就是正確的努力和沒有意義的努力。所以我很幸運是做了有意義的努力,最終到達了目的地。沒有意義的努力大致是什麼樣呢?比如說,成為某個宗教的一個教徒;就是那些完全的崇拜一個佛像、崇拜一個石頭像,然後認為那個是神,那個是佛,就每天這樣跪拜“給我健康,給我幸福”的那些人也在做努力,但那是沒有智慧的、錯誤的、沒有意義的努力。有智慧的、正確的努力又是什麼呢?當你聽說過開悟、當你開始看到很多人去尋找開悟這樣一個詞彙、這樣一種狀態的時候,你也想去這樣做的時候,請你全力以赴的去前進,最後完全達到這樣一種狀態、成為它。當你去做這樣一個正確的、堅定的努力的時候,你最終會找到答案。


為什麼這樣說?也就是那個門,只有當我們不斷的去敲,不斷的去敲的時候,最終它才會開;我們去尋找,去尋找,最後才會找到;我們去要求、去探索,最終只要我們去前進,它就會在我們面前出現。所以說我在今生就有一個非常重大的經驗,就是說,當我去尋找、去要求、去探索的時候,一個一個答案就在我面前出現了。而且當我去扣響一個門、去不斷的敲一個門的時候,沒有一個門是對我永遠封閉的。當我去尋找的時候,我找的這個東西最終它都會在我面前出現。所以你問的這個問題很好,希望你真正聽到自己的內在……還有什麼想問的嗎?所以說,對於大家現在已經開始走在靈性成長的路上的這些人來說,這個問題對大家非常的重要。


2022年8月17日 星期三

艾克哈特.托勒。 Eckhart Tolle。 克服匱乏的思維模式。



艾克哈特.托勒。

Eckhart Tolle。

克服匱乏的思維模式。

2022/03/05。


-


這是我們的提問者寫的:


我有一種難以置信的強烈的貧窮思維模式將我拉低,讓我總是擔心一些小事情,“絕對不要浪費食物。”這個思維模式在我心裡說。“我最好留著這個,因為哪天我可能會用到它。”“我永遠買不起那個。”這類思想連綿不絕。臨在的力量如何能夠幫助我擺脫這種沉重的負擔?




艾克哈特.托勒:


很好。……好消息是這位提問者已經覺知到了,或者說我會以第二人稱"你"來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假設這位提問者在聽、在看,所以好消息是你已經覺知到那些思想了,這不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世界上仍有上百萬人,他們有這樣或那樣的局限型思維,並對於他們有什麼類型的局限性思維一無所知。



他們沒有覺知到,因為他們百分之百地認同那些局限性思維,所以他們沒有認出那是局限型思維,那是他們看待現實的方式,那決定了他們的反應,這些是自我延續的思想,它們不斷製造同樣的情緒,然後這會成為一個人的現實,他們活在那個現實之中。這樣的現實不僅僅被他們頭腦裡的局限性思維染色,而且也被扭曲。所以他們有這些思想,但他們無法將現實和這些思想區分開。所以你已經知道你有這類思想,所以那已經是一個跡像,即那裡曾有過意識的覺醒,或覺知的揚升。覺知是比思想更深邃、更廣闊的維度。所以當你意識到你的頭腦在做什麼時,那就是覺醒過程已經在你之內開始的一個標誌,所以那是一件很好的事。



現在,它並不一定是說,你馬上就會從這類思想的影響中解脫出來。所以思想仍然具有某種力量,製造某種情緒的力量,製造某種反應的力量,在外在世界呈現出的某種反應。



但盡管這仍會發生,在你內在的背景中有一個正在觀察的臨在,那也是解脫的可能性存在之處,那裡有選擇的可能性,不將這些思想行動出來的可能性。假設在某個時刻,這些思想或某些思想發生了,你仍然可以在那裡,作為觀察的臨在,作為覺知。你可能沒有完全意識到這一點,但是當你能夠像這樣看著一個思想,那個可能性就會出現。你不再需要被思想所控,以你的情況舉個例子,假設你有某件東西,



“我得留著這個,因為哪一天我可能用得上它。我必須得留著這個,我必須留著它。”




也許你已經積累了很多你實際上並不用的東西。無論何時這種情況發生,或是你非但沒有把東西丟掉,你的頭腦還說:“你必須得留著,說不定哪天能用上。”你意識到了這個思想,你意識到你沒有把這個思想用行動表現出來,那麼你可以問自己,如果我不按照這個思想去做,會怎麼樣?我做和這個思想幾乎相反的事。


例如,在需要保留你可能並不需要的物質東西這類事上,你可以把這個當作練習,定期把東西給出去。盡管事實是,你的思想在告訴你,“哦,我必須得留著。”但是你有覺知,覺知可以駕馭思想,你不必與思想作鬥爭,覺知自然會駕馭思想。所以你非但不依照思想行動,你的行動也不再來自思想,它來自覺知。


然後你可以將把東西給出去作為一個練習。你可能還是會發現頭腦在告訴你,“哦,不要那麼做。”但是這實際上可以加深你臨在或覺知的維度,通過觀察一個思想,認出它,意識到思想其實不是智慧的,思想是局限思維的一部分,然後出現的便是真正的智慧了,所以我們可以稱之為臨在的發生,也可以說是真正智慧的覺醒。




將把東西給出去當作一個練習,不管是給你認識的人,還是拿給舊貨店。你意識到,實際上別人可能能用上你給出去的東西,然後思想的力量就減弱了,因為你不再通過行動持續地加強它了,這是你可以做的一件事。然後,這匱乏感,當然,就是多數人小我意識的一部分,在你的思考中有一個可作為案例。




“哦,我買不起那個,買不起。我必須得留著錢以防萬一,我現在買不起這個。”




一樣的,你還是可以觀察這個思想。

偶爾,你可能會想得到一件有品質好的東西。如果你買得起它,你用錢不必魯莽行事。但不要總是說,“哦,不。“買些品質好的東西作為富足的宣言。好看的,品質好的,或是你剛好想買的,不一定是昂貴的。也許是貴重的東西。可以是買一雙是你平時消費三倍價格的鞋子,不是因為僅僅是三倍價格,或是品牌有名,可以是因為它們的質量是更好的,它們比其它鞋子能穿三倍時間以上甚至更長。所以作為富足的宣言,偶爾,你可能想買一些好看的或是品質好的東西。




另一個抵銷這類頭腦局限的很棒的練習是,這是我在開頭時提到的另一個方面,就是給出那些需要給出的。不僅僅是給出物品,而是不定期地給出去。給出是富足的宣言。所以如果你給某個人東西,在哪裡並不重要,假如說,是街上的某個人,街上的一個乞丐,你給了他東西,不要管你頭腦裡的強迫性的東西。



不是說你從現在起要去給每個在轉角處見到的人東西,你可以把這當作一個習慣性的練習。定期地去給,作為一個靈性練習,因為這是與匱乏相反的練習。當你給出時,那是對富足的確認,這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你可能也想給出去一些小額的金錢,即使你擁有的不多,給的動作才是重要的。所以無論是你恰好認識的需要某件東西的人,或是你偶然遇到的某個人,或是你捐給某個讓你產生信任、對其有好感的慈善機構。所以再一次,你可能會遇到頭腦告訴你,你負擔不起,你必須得節省,然後再次,你足夠有覺知,意識到這些思想,並且意識到這些都是局限性思想,然後你就做相反的事。然後慢慢地,當你不再通過行動加強這些思想時,這些思想就失去了力量,慢慢地它們就不再出現了。




所以,給予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富足宣言。你可能會感到驚訝,當你把給出一小部分的東西作為一種習慣時,發展的趨勢是,更多的東西來到你面前。如果你給予的話,即使是 一個相對較窮的人,除非你一無所有,是個窮光蛋,否則你總是有可能給出去點什麼,即便是很少的東西,這是一點。




另一個是確認富足,就是在當下時刻感激你周圍的生氣勃勃,你周圍的美。所以當你感激當下時刻所感知到的東西時,我們所說的感激中的一個方面,是意識到所有這些都是生命的圓滿與生命的富足的顯現。這些樹,每棵樹都有成千上萬充滿活力的生命,葉子,陽光。太陽是富足的標誌,它持續地給出自己,千百萬年來,它不斷地給予著,它持續不斷地輸出能量,它是一個奇跡。所以,甚至當你意識到陽光時,你感激陽光,那就已經是一種感激的行為了。




感激行為的一個面相是,對富足生活的感激。因為一切你所感激的,都是我所說的,實際上是生命完整性的顯現,那就是耶穌所表達的,他說,“我要你擁有本自具足的生活。”換一種翻譯叫做,我要你擁有富足的生活。他所指的是,他一直談論的是意識狀態。所以當他說“富足的生活”時,他不是說,他想讓你擁有大筆的財富,並不一定是那樣。財富只是富足的一小方面,但不是富足最為重要的方面,他說的是意識的狀態,實際上是臨在的狀態。臨在狀態的一個方面,是感受到生命圓滿的感覺,生命的活力。



但是本質上,當我說“生命”時,一方面,你擁有外在世界所見的這個已顯現的生命,生命的物質顯現。但是還有看不見的生命,安住於每個生命形式之內的生命的本質。所以當耶穌說到生命的時候,他指的是生命的本質,它在根本上就是意識。我想你擁有生命的圓滿,是我想你擁有對一切生命之源所是的了悟,那本質上就是生命的圓滿,是所有生命的源頭,那是真正的圓滿,那是圓滿。



所以對事物的欣賞,你不需要一定擁有它們。你可以欣賞它們的美,你不必說,哦,當你看到一朵花,你不必,“我要把它摘下來,帶回家。”不是那樣,你可以欣賞它,然後走開。你甚至可以望著商店的櫥窗,看那些漂亮的東西,我有時這麼做,現在不是了。但是多年前我住在倫敦時,我經常在城市裡走很久的路,只是去體驗這座城市的活力。我有時會享受望著商店的櫥窗,那裡有漂亮的東西。但我沒有欲望也沒有錢買。




即使我有欲望也有錢買了,我可能也不會買那些東西。因為那之中有一種欣賞。現在看到的商店櫥窗裡,很多東西我都有能力買了。我就是沒有欲望買很多。但是會欣賞它們,然後繼續往前走。所以挺有趣的。這可以作為一個練習,直到它成為你的第二天性,即感激生命的顯現。因為你正與富有活力的源頭,即臨在,相接觸,然後你會感覺到富足。富足真的不取決於你擁有多少資產,因為你真的可以擁有的很少,但你有這種富足的感覺。別人可能有大量的財富,卻一直生活在不足與匱乏感之中。


2022年8月12日 星期五

Yachak。 禪室問答錄:新人類的啟蒙。





 Yachak。

禪室問答錄:新人類的啟蒙。

2022-08-02。

文字整理:Avilla。

發表於雲南。



學生1:

今天中午打完坐,我把心裡的話寫了下來,想念給大家聽。我特別想感謝老師,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個迷失了很久的孩子,慢慢找到了回家的路,心中也升起了渴望和喜悅。一個多月前,因為我的愛人她先找到了這條回家的路,我也開始逐漸變化,不知不覺開始吃素,停止抽煙和喝酒,身體變得清靜後,忽然就有了和她一起修行的念頭。


我第一次打坐時就感受到一種非常向上的能量,那時就哭了,感覺像醒了一樣,忽然渴望見到老師。而見過老師後,我的善業與惡業都開始爆發,我卻也堅定了要好好修行的決心,每天認真地“觀”著這一切,活在一個清醒又渾濁的世界中。老師說,我曾在輪迴裡墮落過,他也救過我。我開始嘗試放下一切,每天認真打坐,清理自己,因為只有打坐我才會舒服一些,同時我也為自己的第一次禪修體驗做準備。


來到這裡禪修的第一天,我就感受到強烈的能量壓力,甚至脊椎都痛。但我知道,無論遇到什麼,它都是我該碰到的。第三天老師為我療癒心輪時,我體驗到了一種強大的、愛的能量,從心到身體都被震撼到任何語言也無法形容。


這一刻我恍然大悟:我真的就像一顆塵埃,而愛才是唯一,我真實感受到老師的無條件之愛與慈悲。我開始意識到,這才是老師出現在我們身邊的原因——他通過自己這個管道在為我們傳遞這一切。從那天起,我的心安靜了下來,想要慢慢在這條道路上行走,相信總有一天,我可以到那兒,可以見到光明,而這條路上的恩典就在指引我。我很踏實,想要更努力,因為我明白:“愛”就是我努力走在這條路上的燈,它會帶我走過去。



Yachak:

你分享得很好。事實上,我能看出你是帶著一種非常虔誠的渴望來到這裡。正是因為你的虔誠,你獲得了一個恩典,一個來自源頭的聖愛恩典。它既源自於你的渴望,也源自於你和我的內在連接、以及對我的信任。另外,這一次還由Avilla替你轉移和清理了很多過去生的魔性業相,如果不清理它們,你也許很難如此快的獲得恩典,盡管你是如此渴望,但業相仍會阻擋恩典的到來。你已經認識到最大的收獲正是這條真理之路的開啟,我相信你會在這條道路上走得更遠。



關於對你的具體建議,有兩點。第一,在你來到此生最為關鍵的轉折點時,我希望你徹底放棄世俗追求,包括對音樂的追求。我知道你對音樂十分有天賦,狂熱而執迷,但無論你如何有天賦,哪怕某一天你通過它獲得了你所期待的成功與掌聲,但在獲得它們的同時,你仍會感到一種無盡的空虛——這就是你的命運,我已經預見了它。如果今生你不選擇修行,就會經歷這種命運,因為它早已在你諸多的過去生世裡重複發生了。


就你的陽性能量而言,你的太陽神經叢十分強大,因此只要認真去做一件事、你就能夠鑽進去,很容易獲得成功;但從你的陰性面向來說,又極度敏感、非常感性,這也導致你在藝術創作方面非常有天賦。但不管你在世俗層面如何優秀,終究不能避免自己的宿命。因此,你只有選擇一條靈性的道路、選擇修行,這才符合你靈魂的渴望,而只有它能讓你徹底擺脫過去輪迴經驗帶來的無盡空虛。因為你會發現:無論在音樂、在藝術上探索得有多深,你終究還是會來到一個沒有出口、找不到終極、認不出生命最終意義的那一個“點”,那時你會徹底地絕望。所以你要認識到,過去的道路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今生你注定會覺醒,而你和我的相遇也是注定的。


未來,你的使命是要以一種覺醒的方式來創作出真正能喚醒靈魂的音樂,而非再過度沉迷於個人情感的藝術化追求或宣泄當中。這才是你想要的——喚醒和分享你的靈魂之愛和靈性的智慧,不再依靠他人的掌聲來證明自身的才華,這也是你和你的伴侶將來會一起承擔的靈性工作。所以,你們必須要首先覺醒,否則就不能擁有超越性的智慧,而只有它才能創造出極富鼓舞性的、屬於靈魂的音樂。當你們經歷了覺醒的過程,就能以靈魂的力量注入音樂的振動去喚醒每個個體內的靈性力量,喚醒他們身體的每一個脈輪。


另外,你與你的伴侶應當成為一對攜手共進、志同道合、相互學習與成長的靈魂伴侶。你們將學會許多靈魂伴侶的相處模式,一起活在一種真正的無條件之愛中:自由平等,彼此尊重,以靈性鼓舞和支持對方。我希望,未來的社區能出現更多志同道合的靈魂伴侶,作為一個楷模、去彰顯和示範——什麼是真正的關係?什麼是人們真正需要的親密關係?它不應該是建立在自我滿足、空虛和匱乏、相互操控這類基礎上的關係,它要有一種“真愛”,一種和源頭及靈魂連接帶來的“無條件之愛”,它是以這種至純至真的情感所創造的親密關係。這就是你們努力的方向,當達到它,你們才能擁有一種圓滿和幸福的人生。那時,你們追求的工作和生活都會展現出“存在”的意義。


我希望看見你們活成真正的“新人類”——自由浪漫,無拘無束,不拘泥於任何傳統和宗教的經驗,不設限,以那種純粹的、個人化的、獨特的富有創造性的精神,去探索何為靈性、何為存在、何為生命的終極?達到理性和感性的完美融合,智力和心靈的完美平衡。如果我們不能成為一個新人類,就會受制於傳統和宗教,我們會滋生評判和分別心,甚至渴望通過修行證明自我價值、用修行來攀比。這都是過去宇宙周期所帶來的、非常腐朽的意識觀念。


還有第二點,你在輪迴中有許多墮落和魔性的業相,它是由於你不善於分辨光明和黑暗而造成的。你要明白——二元性的世界中總有光明、也有黑暗,你不能簡單用“一元性”來忽略“二元對立性”,更不能忽視黑暗對光明的滲透、侵襲與誘惑。在修行途中,當你變得更加光明,就必須意識到:一切黑暗都是無明。如果你無視無明,無視黑暗,就等於無視自身內在的無明。盡管我們最終要從意識上以一元性統合所有二元性對立,但這不代表我們要變成一個愚昧無知的人——假如連善惡好壞都無法分別,這是愚昧,並非超越了二元性。而當一個人超越二元性,這代表他的意識不再受制於二元性的影響,卻能更加清晰地洞察善和惡、光明和黑暗。



其實在這一點上,你與你的伴侶有相似課題,你們都對黑暗有過度的同情。落實到現實層面,你們必須對身邊的朋友圈有一個甄別,不是所有聰明的、有才華的人就代表光明,一定要善於分辨。你們一旦走上靈性的道路,就不能再與任何具有黑暗傾向、魔性傾向的人交往,要斷除這一類關係,以確保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


學生2:

老師,您說的“新人類”它有什麼標準嗎?



Yachak:

所謂“新人類”,它區別於過去宇宙周期的人類模式。首先,新人類都會與源頭建立一個連接,而過去的人類與源頭分離,活在幻相之中。新人類能意識到他們的靈魂、他們的源頭,所以完全處於一種覺醒狀態。第二,新人類在任何關係中,都能以一種非常平等自由、不崇拜權威、不迷信宗教上師、不分別高低的一體性之愛為主。甚至在修行體系中,新人類也不會滋生相互比較的心態,而這是過去宇宙周期人類極常出現的負面模式——修行人時常相互攀比:誰修行更好、誰獲得了某種特殊身份、誰獲得了更多認同肯定等等,這導致我們在不能獲得認同肯定時會產生失敗與無價值感,這種模式在新人類中將不復存在。當每一個人都能與內在的源頭連接,就意味著他的內在不會再有匱乏感,更不會產生無價值感。


最後,新人類對於“靈性”有更高的接納度,他們不像過去人類深受宗教束縛,產生種種受限意識。新人類完全地自由,能遵循內在體驗去生活,無論是個人關係或修行道路,皆是自由的。並且,他們也能夠像過去時代真正的求道者那樣,放棄一切幻相的誘惑——名、利、財、色,全部放下。新人類深知,真正的富足源頭與力量皆來自內在,他們願意打破任何外在形式上的束縛。新人類可能會藐視所有傳統的觀念,沒有任何宗教外衣,但他們的心靈卻如此純粹,渴望為真理獻上自己的身、心、靈,這就是真正的“新人類”。


另外,我們把建立在新人類之中的關係,稱作“靈魂家族”或“靈魂伴侶”。它至純至真,不再是過去人類因個體業力相互糾纏而帶來的業力關係。而要達到“新人類”的普遍性,需要整個集體意識的轉變配合它,來創造適合生長的土壤。比如生存問題,不再耗費過多時間與精力,因為新人類渴望自由地探索。再比如提供一個社區場所、一種外部條件,讓新人類們在其中自由創造靈性的生活、發展各自的靈性特長,並以此服務於社區和集體意識等等。每一個人都以自身的靈魂振動與他人建立深厚的連接,它類似於原始的族群,活在一體性當中但內在精神卻是至高的,沒有舊人類的虛情假意、強迫性生活規範,善於從較高的頻率振動去顯化一切需求。將來包括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也會十分卓越的。


—————————————————————


學生3:

“新人類”是否指的是特殊的某類人群,比如特殊的天賦才華之類?


Yachak:

“新人類”並不是一種社會文化潮流背景下所定義的人群。實際上他們是超越社會屬性的,他們是在新舊時代轉換、宇宙周期轉換期所誕生的靈性人類,而非傳統定義下的某個特殊分支。他們的內在通常都有一種渴望去實現靈魂的目標和使命,去活出真實的自我、內在的真善美等。他們是以五維以上的意識來構建自己的生活實相,當更多人聚集在一起就構成了一個五維的社區群體,以此來達到個人和集體的揚升,包括從輪迴業力中解脫。因為他們的意識相對普通人更指向未來的新時代或黃金時代,所以他們就像先驅一樣去勇於嘗試顯化五維的實相,包括重新體驗過去黃金時代的人類範本,建造一個新的亞特蘭蒂斯文明,也包括即將到來的“新文藝復興運動”浪潮。所以他們的才華和能力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但它首先會在有一定創造能力和靈性天賦的新人類當中發生。


Yachak。 禪室問答錄:靈性與佛性。





Yachak。

禪室問答錄:靈性與佛性。

2022-07-31 。

文字整理:夏至。發表於雲南。


學生1:

我是學畫畫的,在洛杉磯待過兩年,抽像現代藝術在美國十分流行,很多作品也頗有深度、有思想。我從前也拍過紀錄片,帶一幫盲人去新疆旅遊,拍了一部名為《聽世界》的作品,向大眾呈現盲人也不同的一面:他們能用嘴,用手,用耳朵去聽、去感受他們的世界。然而對我而言,這個作品最大的價值也只能表達我們對於盲人的些許憐憫,我並不能找到更深遠的意義。我陷入了思考:我真正想追尋的並非繪畫、拍片或任何別的藝術形式,如果我無法找到生命的真相,我的作品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我必須看到生命最本真的面貌,才能繼續自己的藝術生涯。帶著這個困惑,我來到了大理定居。




我的小日子一直過得挺滋潤,幾乎沒有任何世俗的煩惱。直到有一天,我心愛的貓在我的洗衣機裡死了,我甚至不知道它是自己跳進去還是我無意中塞進去的。它是我心愛的寶貝,每晚都陪我入睡,我感覺是自己親手殺死了它,一時間無法承受這極大的傷痛。這讓我開始接觸佛法,感覺佛法的義理很究竟,或許它可以給我一個答案。




在我參加的淨土僧團中,有許多年輕的文化人,包括海外回來的人類學博士就有5個,但我依然感覺它的模式較為教條化、形式化,跟自己的個性不太相應。當我跟一位出家師父討論的時候,他說:如今是末法時代,現代人的根器很差。我反駁道:師父,我並不同意您的看法,我覺得現代年輕人的靈性程度極高,是佛法不適應這個時代。這位師父狠狠的批評了我一頓,說:“靈性”跟“佛性”是兩回事,任何沒有傳承的法都是不究竟的,而佛法則有傳承,所以它很究竟。這讓我陷入了困惑,因為當我閱讀老師您的文章,以及許多國內外開悟大師的書籍,裡面都運用了佛法的語言與智慧,所以我很想請教老師:究竟“靈性”與“佛性”有何區別?我如何才能找尋到人生的真相?




Yachak:

你是一個非常有靈性的人,世間業力也非深重,所以生活過得自由自在。但你家中寵物的死亡卻忽然喚醒了你的一個意識:你意識到生命中還有很多不能了解的東西。包括在你的藝術探索中,你發現它並不能夠完全表達生命的真相。藝術能表達內心美好的願望和需求,呈現人性中的美與醜、善與惡,但它只是一個呈現,它無法解決任何關於生命真相的問題。一個藝術家可以通過他完美的呈現而獲得功名利祿,但他卻不是一個能夠真正解決問題的人。他或許連自己的內在問題、內在痛苦都無法疏解……所以我們不難發現,藝術家往往比一般人更容易感受到深切的精神痛苦。當他越想去揭示人性中最核心、最復雜、最深層的問題時,他就越發現自己是如此的無能為力。




我很理解你目前遇到的困境,你處於一個糾結和困惑當中:一方面,你不想透過藝術呈現虛假和表相的美好,它不足以讓人的靈性智慧覺醒;另一方面,在探索人性的時候,你發現它並沒有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某種程度上,藝術家可能扮演著所謂“救世主”的角色,但他們真的不是救世主。其實在我的學生之中,很多都學藝術,但他們為何最終都放棄了?他們都經歷過相似的探索——探索美、探索人性,包括有個學生是寫電影劇本的,但她發現無論一個作品再怎麼成功,依然不能解決人類最根源的痛苦、脫離根本無明、正確看待生死等等。如同當你面對自己心愛的寵物的死亡,你怎樣看待和理解這樣一個生命現象?所以,這是一個引導你走向靈性修行的契機。雖然你過往的生活自由自在、無憂無慮,但你發現還是有些問題時不時會跳出來,發現生命並不如你想像那樣,並非永遠都能保持不變的平靜狀態。或許你前半生過得很好,而後半生卻不一定如此。你認為現在的條件安穩、風平浪靜,可以過很悠然的小日子,但忽然有一天,或許一個意外事件的觸發,你的整個人生觀可能就被打擊了,甚至破碎了。因此,如果我們沒有找到人生的真相,沒有活出對於生命真正的理解,我們就不算完全的活過。




所謂“完全的活過”,它是多層次的,不全是物質生活,也不全是精神追求,我們還需要另外一種生活:對真理的追尋。只有當我們覓得真理、了知生命是怎麼一回事,才能根本解決我們內在的無明。而無明才是痛苦的根本。很多時候,我們並不知道自身存在著許多無明,生命中又沒碰到格外衝擊我們人生的事件,所以我們對人生存在各種幻想。一旦此類事件出現,才驚覺我們並沒有智慧理解生命的無常,並沒有足夠的力量療癒個人的傷痛。所以,這些無常與短暫的事物終將會把我們引向追求真理的道路。我們來到這世界,並非僅僅為了追求安樂的日子、穩定的職業或自由自在的生活狀態,而是需要從靈魂的角度去獲得成長、去連接我們的真我。只有當我們找到真我,超脫於個人的世間身份和角色,我們才知道該怎樣正確看待自己這一生的命運設計,以及怎樣運用我們的天賦與能力去更好的服務,活出更高的生命價值。




而在“法”的選擇上,你那位師父的論斷是錯誤的,我們不能把佛法與宗教捆綁在一起。實際上,佛法剛開始傳播時,它並沒有諸多宗教性的規則和限制。當你研讀所有終極的法,不管是佛陀、耶穌或道家的法,會發現最終極的真理都是相通與平等的。但當它漸漸演變成一種宗教時,這種“法”卻變成了一種肯定自我、否定他人的門戶之見,包括現代許多跟隨傳統修行模式的人都認為新時代的靈性教導欠缺佛性,事實並非如此——所有的靈性道路都可以走向終極,每一條河流最終都流向大海。




以傳承而言,佛法畢竟流傳了兩千多年,它的法脈固然相對穩定、它的法也相當浩瀚。但我們不能忽視佛法在某些方面,比如在形式上,它確實較為落後,並對這個時代所需要的精神缺乏理解。在過去時代,佛法是建立在一種以男性為主的對真理與法的追求,甚至佛經上也提出女性根器差,不能成佛。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實際上,一個人成佛與否與他外在的性別無關,當他內在達到一個完整性,就已經超越了性別,達到“佛性”。而且,我們這個時代更需要一種平衡的靈性能量——陰性與陽性的平衡。過去我們過於強調陽性能量,導致了陰性能量一直被壓抑,導致了惡性競爭、暴力、戰爭等嚴重失衡的社會現象。因此,新時代的覺醒必須要依賴陰性能量的崛起——它是一種無限的包容與無條件之愛,只有這種療癒與臣服的能量才能平衡過度的陽性能量。




你或許會有疑問:那靠佛法能不能解決社會當前失衡的狀態?當然可以。然而你會發現許多年輕人無法理解佛法,它過於深奧晦澀,無法融入當下的生活需求。難道我們一定要出家,一定要皈依佛教才能夠追求真理?絕非如此。至上的真理其實是極其簡單樸素而直接的,它能解決你生活的每一個問題,這才是真正的佛法。如果我們只能皈依某個傳承、只能跟隨某個門派才能解脫、才能成佛,這並不是佛法,而是宗教。因此,我們在辨別的時候一定要明白:有些人是以佛法的名義去滲透宗教的限制性,或強調自身門派的優越性,他們是宗教教導出來的人,而非佛法真正的繼承者。當我們擁有這種辨識能力,就會知道許多所謂的宗教大師或法師並不具備傳承佛法的資格。真正的佛法傳人,他必須能夠打破一切宗教性的束縛,將至高的“法”傳遞到每一個生活與靈性層面。




從終極層面而言,“靈性”到底是什麼?它指的是我們至高的“形而上”之法能與“形而下”的所有生活層面,包括我們的世間關係、生存狀態、以及不斷提升的每一個意識層面完美融合——這就是佛法。如果我們單從概念分析,“佛性”和“靈性”確實存在一些區別,但我們需要明白:“佛性”無所不包,所有的靈性層面和意識層面都囊括在內。如果你站在佛性的角度去看所有的意識和靈性層面,會發現它完全統一,並沒有對立面。當然,作為一個新時代的靈性傳播者,如果他沒有講述終極層面以及每個人內在的佛性或神性,那它也不究竟。




一個終極而究竟的“法”,它應當兼顧形而上與形而下,既講終極,又涵蓋每一個層面的不同,即便是透過現代語言來表述,卻絲毫不違背佛法,反而更貼合當下人們的需要。相較之下,宗教化的艱澀佛理則如同一個放了許多天的生硬面包——你依然能吃,卻沒有胃口。假如沒有當代的靈性大師或開悟者去整合佛法的智慧,把它的精髓轉化為一種簡單、通俗、直接的語言去傳播的話,那大眾對宗教是感到畏懼的,會認為學佛就要壓抑人性、摒棄世俗,無法找到靈性與生活的連接點。




其實從你的角度而言,你並非不適合學習佛法,但你需要找到一位真正掌握究竟佛法的老師,而不是一個宗教身份的人,否則以他個人的見解和宗教的角度講述出來的佛法是有局限的。以你的個人特質與藝術背景,純宗教或許不太適合你,它會束縛你的自由個性。你更適合走當代的靈性道路:既涵蓋佛法思想,又能透過現代語言,同時能結合到具體生活之中。此外,將來當你的靈性意識提升到一個更高的頻率,你再進行藝術的創作,意義可能會完全不同,它會更帶有一種靈性的喚醒,而非單純的表達美或個人情感。




學生1:

老師,關於西方極樂世界,我還有一個問題。佛在《佛說阿彌陀經》裡描述,西方極樂世界布滿琉璃、黃金、硨磲等,這讓我很疑惑,這些建造材料在地球上也能找到,而且比這更貴重更稀有的材料也多不勝數,我甚至懷疑這部經是佛陀的徒弟寫的,因為它有著印度當年濃郁的文化色彩與時代背景。我的這番言論同樣受到那位師父的猛烈批評,說我極其狂妄,居然否定佛。我深信佛陀絕對是大徹大悟的證悟者,但他所描述的西方極樂世界也真的絲毫不吸引我。我想問老師的問題是:西方極樂世界到底真實存在嗎?在您的文章裡曾經提過宇宙共有13個維度,那西方極樂世界是其中一個維度的實相世界嗎?




Yachak:

你可以把佛教的西方世界理解為某個較高維度之中某個區域的一種集中顯現。但在一個更高的、比如成佛的維度——我們稱為“中央宇宙”的那個維度,它是無限開闊、無比豐富的:不僅有佛法裡描述的世界,還有外星人的高科技文化,以及西方靈性傳訊所描述的天使等。所以,我們在宗教裡看到的世界都只是從宗教本身的角度去理解。如你剛才所言,當印度人接觸佛教,他們就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慣與文化視角去理解佛法,而你的質疑完全是合乎情理的。




事實上,宇宙存在著非常多我們所不了解的“淨土”,絕對不只有一個西方淨土。不妨想像一下:宇宙無始以來該有多少個成佛的個體?比如,道家或佛家修行而成道的個體,以及高維度進化的外星種族,他們所創造的世界肯定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單從佛教的角度不可能完全了解宇宙的面貌,我們太受限於宗教的說法和視野,這也是我們這個時代有很多不同的信息進入地球的原因。我們需要接觸一些嶄新的視野,包括外星人與其他多維度存有,這種與高維度世界的連接非常具有啟發作用,它有助於喚醒我們的高維度意識與多維心智,以及打破我們在靈性道路上受限的傳統框架與模式。




————————————————————




學生2:

我的人生從小到大一直處於一種極度焦慮、恐懼和接近死亡的狀態中。在2013年,我開始接觸“合一大學”的修行體系,前後去了三次。第一次課程前,我患上憂鬱症近一年。課程結束後,我的狀態有所恢復,也能正常工作,但隨後的兩次課程基本沒有太大效果。去年開始,由於原生家庭的問題,我的身心陷入了非常強烈的愧疚、無力、衝突與絕望中,感覺這是我此生最大的業力,從小到大家庭的枷鎖對我而言別特別沉重,所以我一直在逃離原生家庭,甚至一回到出生地就感到一種窒息感,憑我個人的力量似乎無法掙脫這個枷鎖。過去的修行方法都沒有作用,也找不到其他適合的法門,不知道自己的修行該如何進行下去。




Yachak:

“合一大學”的修行體系,在某程度上是通過給予你一個“恩典”的形式,從而幫助你踏上靈性修行的道路。但為何打開這扇門後卻沒有進一步的推動力讓你繼續往前走?因為你忽略了自身實修的問題:它指引你上路,但你在路上卻過多依賴於外在的恩典。當踏上靈性道路,我們首先要對自身做一個深入的釋放與了解。而你並沒有真正了解你與原生家庭的內部關係與內在根源,所以你找不到解決方法。我們尋求靈性的道路,需要意識到所有外在問題都與內在有密切關係。如果我們想改善跟父母和親友間的問題或衝突,你需要在內在嘗試解開關係的枷鎖和糾纏的連結,把父母和親友也看成你修行上需要轉化的一部分,也讓他們獲得恩典,走上靈性的道路。如果只有你單方面在前進,而他們卻沒有任何的轉變,你跟他們的關係永遠都無法和解。




學生2:

還有,關於“覺知”,我有一個疑問。過去在“合一大學”的課程結束後,他們都會給一個“覺醒分數”,而我每次的分數都能在160多個同學中排前三,但我的狀態總不如分數比我低一半的同學,我不知道這個分數到底意味什麼?還有一個問題,我母親去年生病了,由我妹妹照顧,在與她的互動中,我雖保有覺知,但內在卻產生極大的恐懼與愧疚感。例如,當我遊覽麗江古城時,我甚至不敢拍照片分享到朋友圈,好像我不配擁有美好的生活,而這種極其緊縮的狀態也體現在我身體層面,當我嘗試放鬆身體冥想靜坐時,我的腹部會立刻產生嚴重的緊繃感。




Yachak:

你知道愧疚感是如何產生的嗎?它是否來自你的道德觀念?所謂的道德感和傳統觀念不就是一種束縛與業力的呈現?而你的靈性追求難道不是要超越所有的恐懼、愧疚、無價值感、自我懷疑與否定,成為一個真正的你嗎?為何還要自我封鎖在社會或家庭強加於你的角色中?原生家庭是一個社會的縮影,所有道德規範、所有親情綁架都違背靈性,而你真正的問題在於不敢超越這一切。既然你在“合一大學”能得到如此大的肯定,我相信你具有高度的覺知,但它並沒有上升到“覺悟”:你是一個超越世間身份的獨立的生命個體。如果你能完成這一步,你就能真正達到覺醒的意識。




我相信在“合一大學”的初階課程,它更強調你跟社會角色的融合與協調,但它沒有教導你如何超脫世間的角色,成為一個真正有靈性的個體。我們作為獨一無二的靈魂來到這世間,一是為了解決過往的業力糾葛;二是為了獲得真正的自由;三是為了盡情體驗和擁抱生命、活出真善美、活出喜樂。如果你只完成第一部分,窮盡一生只為協調與融合不同社會角色,這並不圓滿。因此,你的出口是要給予自己足夠的勇氣,敢於打破世間所定義你的角色框架,站在更廣闊的意識高度看待自身業力關係的問題,正視每一個情緒背後的根源,慢慢這條原生家庭的業力鎖鏈就會自然解開。




學生2:目前“合一大學”每個月都有這樣一個課程:上師透過自己連接源頭,讓每一位參與者直接獲得恩典。這兩年他們更宣稱要給予74000人直接的“開悟體驗”。但老師您曾提到,如果學員本身沒有準備好,那源頭的力量再大也無法傳遞給他。這似乎解釋了為什麼許多人參加這一類課程,身心狀態卻沒有達到一個明顯的提升,更不必說開悟了。




Yachak:很多人確實對開悟有渴望,但他們真的沒有準備好,以為當自己很想要一個東西,就是準備好了。我們覺得人世太痛苦,想解脫,但我們不明白:一個人的解脫依賴什麼?它依賴小我的徹底死亡。如果我們帶著一個頭腦的欲望去追求開悟,你只是在強化你的小我,這是本末倒置的。在一個人開悟的最後那個階段,他必須連所有開悟的欲望都徹底釋放掉,自我完全臣服於源頭的神聖力量。“開悟”絕對不是小我的一個成就,而是小我的徹底謙卑,願意成為一個源頭的管道。因此,包括許多在“合一大學”或其他靈性道路追尋的人,其實都帶著小我意識追求開悟與解脫,認為開悟能給自己帶來一種巨大的榮耀和成就感。




學生2:

這確實引人深思,由於過去我們對“合一大學”有著全然的信任與信仰,但近年來,很多人發現各自的生命依然起伏跌宕,並沒有發生徹底的改變。然而,我們又很難去懷疑當初所得到的恩典,因為它確確實實發生過。這引發了我內在的衝突與困惑:這個法到底是正法還是非正法?




Yachak:

無可否認,當一位上師進行這種靈性教導或給予恩典時,他是從一種更高的意識去傳導。當你完全帶著虔信去到那裡,一定會獲得恩典,但你們有否思考過:為什麼後來就無法持續了?因為它變成了一種習慣性的個人追求。當最初那種純然的、發自內心的渴望,變成一種自我的欲望時,它反而會限制你、讓你很難再次體驗那種恩典。與此同時,你們也會在這種不斷尋求恩典的過程中,形成一種集體意識而不自知,大多數人只是跟隨這種集體意識去到那裡學習。如果你們無法突破與超越這個集體意識,你們怎麼去獲得一種更高的恩典,成為一個神聖的容器?這是相當困難的。




學生2:

但作為一個上師,他不是應該了解這一點嗎?




Yachak:

他的法能夠吸引到許多在生活層面遇到困難、或對修行開悟有渴望的人群,讓他們獲得靈性體驗與恩典,隨後回到生活當中。然而,我們往往忘卻了最重要的功課:我們要在自己的生活之中修行。當我們太過依賴外在的恩典,我們便會忽略自身應該深究的成長議題,把所有的問題都拋給這個上師或學校。同時,這個上師在做靈性傳導的時候,他肯定面向所有人,不會一開始就限制人數,而他同時也意識到面對著大眾集體意識的追求,他不可能讓每個人都獲得滿足,只會挑選極少數,加持他們繼續地提升。




學生2:

有一種“不二法門”的說法,指我們一旦選擇修某個法就不能修別的,它會影響我們“一門深入”。




Yachak:

在過去確實如此,它比較強調皈依一個宗教,而後按照這個宗教路線修行會比較穩當。然而到了這個時代,它不再是一種宗教相互對立、分裂的狀態,而需要一個“融合”甚至“超越”。當我們談及所有宗教的源頭,其實那個源頭才是正法,才是真正的佛性或神性。但當它形成宗教時,它已經下降為人類的意識層面,而在最高層面,它完全沒有宗教性,完全是“一”。無論你修什麼法,都不會與其他的法相互衝突——你如同一個博學家或科學家,不斷研究你感興趣的課題,再把這些課題徹底融合為一,這就是我們靈性成長的一個過程。包括一個修行到很高階次的個體,當他選擇再次投身到地球時,不一定會再次回到原來的宗教。為了獲得一個更高的圓滿,他也許會選擇接觸新的宗教,嘗試從不同的道路去追求至高的層面。


其實,我們會發現一個真正達到開悟意識的人是完全超越宗教的,也許由於過去生的習慣,他依然會站在原來的宗教立場講法、講道。但如果他本身內在的意識層面沒有超越宗教,他是不可能開悟的。因為宗教和其他傳統思想依然停留在心智層面,如果我們無法超越心智,我們怎麼能說自己開悟呢?因此,一個人要達到開悟,他必須徹底超越個人的自我意識,完全突破心智層面而到達智慧層面,而具有宇宙意識和源頭意識。


你可以重新設定你是誰,你就可以重新設定你的世界長什麼樣子。 莫子

嗨,大家好,今天要來跟各位聊一聊走出角色扮演跟掌握角色扮演。我們都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我是最主要的一個基礎。整個世界的中心就是以我來運作的。 那「我」有幾種不同的層次,之前我們有提過小我、高我、超我。那針對這三種不同的我所進行的角色扮演,我們來聊一聊這件事情。為什麼要聊這件事情呢...